從實踐而言,在非洲投資所麵臨的挑戰可能與在整個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所麵臨的挑戰是類似的,對於中國企業而言更讓其感到振奮的是非洲提供了很大的商業機會,與在非洲新業麵臨的風險相比,在非洲做生意的回報會更高。

150年的優勢

《首席財務官》雜誌:到這樣一個回報高,風險也高的地區發展,選擇一家合適的金融機構非常重要。在現金管理和風險控製方麵,渣打銀行可提供什麼樣的幫助?

雷黛安:從產品和服務來講,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客戶在非洲想要進行的核心業務和產品。從現金管理的服務和產品而言,我們在非洲部署了和我行在世界所有其他國家一樣高質量的現金管理平台,它是電子化的平台,其流動性和透明性非常高,可以同西方國家成熟的平台相媲美。而且該套電子平台可以同客戶自己專有的平台或者是係統進行對接,如果需要的話,我們既能夠為他們在非洲單個國家提供這樣的服務,也可以為他們提供整個非洲地區的解決方案,把他們在非洲所有的業務進行聯係。這套係統可以提供實時的現金信息和風險信息,我們通過這樣的產品可以在外彙業務以及外彙對衝業務方麵提供產品和服務,使得我們的客戶能夠準確了解在外彙方麵的敞口。

《首席財務官》雜誌:現在很多外資銀行紛紛進入中國,並且也把其在非洲的服務作為一個宣傳重點。與之相比,渣打銀行有什麼差異化的地方?

雷黛安:首先,我們在非洲經營的時間很長,可以說既是國際銀行,也是本地銀行。渣打銀行在非洲各國平均而言有150多年的營業曆史,在一些國家甚至達到了200年。

第二,有些銀行在非洲的業務較強,但這些銀行在亞洲或者中國卻規模有效,因為如果想成為中非企業之間的橋梁,就必須對兩個市場都非常了解,並且擁有廣泛的網絡和資源,這種積澱需要長時間的不屑努力。而且在非洲沒有其他的銀行能從產品的範圍的廣度上可以同渣打銀行相比,在很多情況下,在很多非洲市場,渣打銀行是一家先鋒銀行,無論首先啟動資本市場的產品,還是首先啟動債務市場的產品。同時渣打銀行在非洲贏得了很多銀行的獎項,我們特別高興的是,渣打銀行被評為非洲“最佳現金管理銀行”,這是基於我們在現金管理方麵有很多很好的核心產品。

第三,從我們對於中非貿易走廊的承諾來講,我們在非洲有一些能夠說中文的員工,我們在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從非洲來的員工,他們常駐中國以幫助這裏的企業發展他們的業務,提高他們對於本地市場的認識。

在後金融危機時代,顯示出銀行和金融業的誠信以及長期運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非洲的經營從來沒有離開過哪個非洲國家的市場,我們希望有第二個150年的曆史。同時從我們業務上的品牌運作來看,我們的口號是“一切做好,始終如一”,所以從我們對公司運營的透明度和誠信來講是非常好的。

《首席財務官》雜誌:在接下來的中非業務當中,渣打銀行會有哪些新的投入和舉措?

雷黛安:現在我們在非洲16個國家有業務,在非洲大陸的員工有7000多名,業務收入每年是10億美元。除此以外,我們在非洲既有零售銀行,也有企業銀行的業務。雖然我們是唯一一家在中國和非洲這兩端能夠在全麵的業務領域為客戶提供服務的銀行,在這方麵沒有人能匹敵,但是我們還是會繼續前進。

首先繼續擴展現有業務,帶更多的人來到非洲和中國工作;其次,持續改善產品,使我們的產品變得更好。這不僅僅是針對中非貿易走廊服務而言,其實渣打銀行每天持續在進行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推出更新更好的產品;第三,除16個國家外,將進一步擴大我行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業務,二者都是中非貿易和投資之間非常活躍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