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伯牙子期(2 / 2)

“你是不是覺得子期這個名字很熟悉?”彥靖問了一句然後繼續說道:“可就是想不起來?”

“廢話,想的起來還會用你說嗎?”我反問了一句,彥靖這家夥又開始賣關子了。

彥靖打了個響指,然後對我說道:“一看你就沒有好好學習,連小學課本的內容都忘了,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

“你說著子期就是鍾子期?”我看著山上的人,有些驚訝的說道,“不過我對於這個鍾子期也沒什麼印象。”

彥靖微微點頭,然後說道:“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

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

。俞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俞伯牙舉目眺望,隻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俞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會了。”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麵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隻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

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

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

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兩人分別約定,明年此時此刻還在這裏相會。

第二年,伯牙如期赴會,但卻久等子期不到。於是,伯牙就順著上次鍾子期回家的路去尋找。

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聽子期的家。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親。

老人告訴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讀書,再加上家境貧寒,積勞成疾,已經在半月前去世了。

子期去世時擔心伯牙會這在裏久等,叮囑老人一定要在這一天來通知伯牙。

聽到這個消息後悲痛欲絕。他隨老人來到子期的墳前,撫琴一曲哀悼知己。

曲畢,就在子期的墳前將琴摔碎,並且發誓終生不再撫琴。”

“這傳說我也知道一點,可是在這傳說裏,鍾子期可沒彈琴啊,可現在他可是會彈琴的。”我指著高山石台上的鍾子期疑惑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