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形成良好的執行製度氛圍?
製定了製度不執行或難以執行,猶如有高速公路可就是不上高速,還在鄉間土路上亂衝亂撞。大家為啥不想上高速?一方麵過去慢悠悠的狀態早已習慣了,另一方麵是自己的駕駛水平不行,害怕在高速公路上拋錨出事故。
製度建立易,執行到位難。推行企業管理製度,可以促進企業從“人治”走向“法治”,這會讓一些中高層管理者有些失落,因為沒有了“當官”的威風。另外,一些管理者還放不下以往的“人對人”的管理方式。所以,製度能不能執行到位,關鍵在於老板的決心,在於企業中高層的努力,中高層問題解決了,製度落實自然就不會有多大阻力。
應該看到,製度管理表麵上看似麻煩,如果真正落實到位,就會體現出它的優勢,如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企業中的大量例行工作靠製度進行管理,這樣員工隻需要各司其責,嚴格按製度執行就可以了,不需要事事都推向企業的高層來做定奪。高層需要做的,就是要及時解決突發的、緊急的例外事項。這樣,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就得到了保障。否則,不光是老板累,其他的中高層管理者也都跟著起累。
有沒有建立有效的績效評價體係?
沒有考核,就沒有管理。沒有考核,製度也難以落實到位。沒有獎懲,考核將毫無意義。考核應該考什麼?一是對人的考核,二是對事的考核。對人的考核,也就是對人的行為的評價。對事的考核,也就是對人的績效的評價。
對人的行為考核,相對簡單。而對事績效考核,相對要複雜。考核易粗不宜細。有人說,考核越細越好,譬如所謂的360度考核,奉勸老板們千萬不要那樣做。因為企業的人越來越多,老板的聲音在基層越來越難以聽到,要貫徹決策層的意見,要傳遞老板的意誌,那就要建立考核體係,讓企業在預定的軌道上運行。
完善的考核體係,可以讓企業處於受控狀態,可以對各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做出公正評價,可以對企業各個業務單元的績效做出合理評價。創建企業公正的氛圍,是留住核心人才的關鍵,更是打造良好文化的基礎,更是企業從製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的基礎。
反之,企業對各個部門的評價,上級對下級的評價等,都僅僅憑著個人印象和好惡,很難做到公平公正,長期這樣下去,必然導致互不服氣、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等等歪風邪氣,對企業發展極其不利。人最累的,不是身體上的累,而是心“累”。通過考核評價,創造一個良好的企業氛圍,讓大家都能“心”不累地舒心地工作。
總之,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點耐心,要像養孩子一樣,該立規矩的時候就立規矩,該處罰的時候也不要心軟,到了那個階段就采取那個階段的相應措施,不要輕易相信“樹大自然直”的傳說,隻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不斷地澆水和施肥,這棵大樹就一定會枝繁葉茂。做管理不是做一筆生意,任何急功近利的行為都要不得,需要依靠點點滴滴地積累和持續不斷地優化方能見效。
本文源自木子斫職場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