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業為何越管越亂?
文摘
作者:木子斫
與幾個老板朋友聊天,有個老板講,以前帶一幫子人做事,整天忙來忙去不覺累,現在企業大了,感覺比過去累多了。還有個老板講,自己下大功夫抓內部管理,不抓覺得還行,怎麼覺得越管越亂呢……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覺得,拋開企業外部因素及企業的長遠發展不談,僅就企業的內部管理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的去分析原因:
有沒有做到管理方式的及時轉變?
企業創立初期,人手很少,張三李四王五等,別說具體的業務,就是一個人頭疼腦熱、發燒感冒,老板都清清楚楚。幹活時,不需要開會,不需要流程,甚至不需要什麼製度,老板吆喝幾嗓子,所有人都知道今天該幹什麼,也清楚哪些企業的紅線。
企業發展了,規模壯大了,人員也多了,由幾十號人到了幾百人、幾千人。這時候,老板的嗓門再高,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聽得到,老板再事必躬親已經不可能。這時就會發現,老板的任務已經側重對人的管理了,並且所管的人,也僅是身邊的副職,或者中層,最多到車間主任一級。這時候,老板的吆喝不管用了,隻能是通過一些會議來提出要求,再由各級管理者一層一層傳達下去。
這時,個人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必須進行轉變,老板必須依靠團隊去管理公司,而不再由老板一個人,或一個團隊來承擔管理責任。如果這個階段還是事無巨細全由老板一個人負責,那肯定會很累。因此,該階段,老板就需要改變自己的管理方式,進行合理授權,將權力和責任劃分給其他管理者。
有沒有建立規範的製度體係?
企業小的時候不一定就要製定很完善的製度,有那麼幾條勞動紀律、工資發放等幾個製度就差不多了,製度多了反而有可能會限製大家的主觀能動性。但是,企業發展壯大後,人多事多,沒有製度是絕對不行。
筆者和朋友一起去參觀了他的企業,特意讓他找來了他們的製度。簡單看了一下,就發現他們的製度有問題,不規範:要麼製度太空泛,要麼製度太細;不係統:基本製度不全,有的還是部門的製度;不銜接:製度之間、甚至一個製度前後之間就存在矛盾。由此可想而知,這樣的製度怎麼可能在企業執行下去呢!
又去了另一個朋友的企業,他們的製度是花錢請了當地的一家谘詢公司給搞的,應該說是相當規範。再看內容,可以用“全國通過”來形容,這樣的製度要在他們企業落實下去,可以說是白日做夢。
製度必須根據企業實際來建立,方能有效發揮其作用。一方麵不能太粗,另一方麵也不能太細,此外還必須要形成製度體係。太粗,沒法落實;太細,執行成本太高;沒形成體係,製度之間就互相打架。
有不少管理者認為製度沒用,這是十分荒唐的。打個比方,如果把企業比作一輛轎車,那麼你是想讓這輛轎車在什麼樣的道路上行駛呢?是跑在鄉間的土路上,還是跑在省道上,還是跑在高速公路上,就要根據轎車的情況,還要根據自己的實力,去修建什麼樣的公路!製度建設亦如此。
製度沒有建立,或者製度不規範、不完善,必然給管理帶來若幹的問題,有章難循必將導致有章不循。因此,企業應盡快建立起適合自己的製度體係,來促進企業的不斷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