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習主席接見是新四軍的光榮
特別策劃·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作者:黃進琪
2014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紀念日。上午10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同1000多名各界代表一起參加紀念儀式。
陪同習近平主席為抗戰雕塑揭幕的是參加過抗日戰爭的新四軍老戰士焦潤坤、國民黨老戰士林上元,以及兩名少年兒童。
8日下午,記者專程拜訪了焦潤坤同誌。一見麵,焦老就激動地說:“昨天,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和各界代表一起參觀“偉大勝利——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大型主題展覽”結束後,親切看望了參加儀式的抗戰老戰士和老同誌代表。習主席與我親切握手,並說:‘您90高齡了,身體還很好。’我陪同習主席為抗戰雕塑揭幕並受到習主席的親切接見,感到很幸福,這不僅是我的光榮,也是新四軍的光榮!更是全國抗戰老戰士的光榮!”
焦潤坤能獲得陪同習主席為抗戰雕塑揭幕的殊榮,是當之無愧的。因為,他既是日寇侵華罪惡史的受害者、見證者,又是八年抗日戰爭的親曆者。他說,我們決不允許曆史悲劇重演!要牢記曆史,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七七事變”爆發那年,焦潤坤13歲。日寇對華北、華中全麵擴大侵略,“八一三”淞滬抗戰後,南京和滬寧沿線各城市都遭到日軍飛機的狂轟爛炸,焦潤坤所在的常州市區一片火海,街道上到處有炸死炸傷的同胞。焦老說:“慘狀目不忍睹,至今記憶猶新。”他的父親焦振興是城市貧民,靠做豆腐生意謀生,遭轟炸那天,焦潤坤正在火車站附近賣豆製品,幸免於難。慌亂之中,他父母親帶著他和弟妹南下逃難,全家5人在上海附近失散,從此以後,焦潤坤成了孤兒。開始,焦潤坤被一位愛國人士辦的兒童收容所收養。南京淪陷後,又被國際難童教養院收養。1938年秋天,國際難童教養院從上海轉到浙江寧波與奉化間的後琅鄉秦清寺一座古廟裏。在教養院裏,他學了4年文化課,達到相當初中二年級程度。1942年底,國際難童教養院因斷絕了經濟來源,隻得解散。
在此期間的1940年10月,焦潤坤又經曆了日寇滅絕人性的劫難。日寇在寧波投擲了多枚細菌彈,寧波郊區、奉化、慈溪等地城鄉都被傳播了細菌病毒。國際難童教養院裏的100多名兒童,全都傳染上了很古怪的疾病,渾身長滿了濃皰,晚上睡在床上,潰爛的皮膚和被褥粘連在一起,早晨起床時要一點一點的剝離,疼痛難忍……焦潤坤眼看著一批批難童生命的消失,他是其中僥幸活下來的人。
1943年春天,經人介紹,焦潤坤與32位同學一起參加了在附近山區抗擊日偽軍的淞滬四支隊,同年12月該支隊編為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五支隊。參軍後,焦潤坤曆任文化教員、排長、政治指導員、營教導員等職,參加了多次對日偽軍的作戰。1945年4月18日,焦潤坤時任慈姚中隊文化教員。慈溪中隊奉命打掉下湖頭廟日偽據點,由中隊長卓新民親自指揮。那天晚上,楊光明排長率領突擊班冒著蒙蒙細雨,剪斷了鐵絲網,衝到廟門口,用斧頭把廟門辟開一個大洞。敵人機槍瘋狂掃射,封鎖著廟門。卓中隊長直接指揮部隊往前衝,不幸腹部中彈。焦潤坤急忙給中隊長包紮,楊排長指揮部隊投擲集束手榴彈,嚇得敵人驚恐萬狀,落荒而逃。卓中隊長終因流血過多英勇犧牲,時年才29歲。浙東遊擊縱隊北撤時,焦潤坤參加了澉浦突圍戰。解放戰爭中,他先後榮立三等功2次,被授予三級解放勳章。
1964年,焦潤坤轉業到地方,被分配在第一機械工業部援外處工作。1969年調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汽車工業集團公司)工作。他在工作中發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榮獲“建設功勳榮譽章”。1984年焦潤坤離休後,仍然關心黨和國家的建設,被評為“三好離休幹部”。他耄耋之年擔任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宣講團團長,帶領新四軍老戰士和新四軍後代宣講員,經常前往北京多所大、中、小學,衛戍區部隊、社區等單位,為弘揚和傳承鐵軍精神,無私地奉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曆史就是曆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曆史和事實。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地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曆史。任何人想要否認、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曆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
焦潤坤說,這個“絕不答應”是一種號召,是對全國人民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的號召。老人說,牢記曆史,不隻是曆史學家的事,更是關係到民族、國家的大事。“有人意欲篡改曆史,我們一定會起而鬥爭。”
(責任編輯 李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