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道:“人心不同,各如其麵。”動畫片模糊了好與壞的界限,打破了銀幕空間中善惡的對立,讓這些配角個性鮮活,符合現代社會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動畫中對人性深入透徹的描述和分析,情感更顯細膩和生動,避免了幼稚化和程式化,符合生活的原貌。
四、配角造型的獨特化
配角因處於從屬地位,性格、造型設計更趨靈活。神依於形,神以形傳。富於創意的設計,往往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能為故事情節的發展帶來亮點。
《千與千尋》中的神靈,大多數是以獸化的形態出現,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像蜘蛛一樣的鍋爐爺爺。作為鍋爐房的主管,他瘦長的身軀上長有可隨意伸縮的六條手臂,這些手臂又細又長,非常方便從巨大的藥材櫃拿取藥材和工作。這位老人常常在千尋最困難的時候關照她,不僅幫她謀取工作,還贈送給她一張收藏了多年的車票。
日本動畫裏還有許多頗受歡迎的小角色。如《幽靈公主》中的小樹精,長得奇形怪狀但都很可愛,而且數量也多,忽明忽暗的身體和“咯嗒嗒嗒嗒”的聲音增添了影片的輕鬆感和神秘感。《魔女宅急便》中的黑貓,麵部形象簡單,雖然任性而懶散,但始終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在琪琪身邊,為影片增加了許多童趣。還有《風之穀》裏娜烏西卡的寵物狸鬆鼠,《哈爾的移動城堡》裏的胖狗等,都很可愛。另外,有些角色造型非常概括,隻用簡單、抽象的小符號來表示。如《龍貓》和《千與千尋》中都有的黑精靈與黑煤球,隻是在一個毛茸茸的黑球上畫出兩隻大大的眼睛,再分別畫出四條細細的黑線作為它的胳膊和腿。這些精靈形象有的是具象的,也有的是抽象的,角色雖沒有語言,但通過眼睛的變化與肢體的擺動,便將感情表現出來,給觀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優秀的動畫除了好的劇情和主角外,還要有出色的配角。日本動畫中的配角塑造,形象鮮活,性格分明,富於人性化,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靈活多變的塑造手法是其動畫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我們探討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李濤.美、日百年動畫形象研究.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204.
[2]梁雅明.宮崎駿動畫電影角色的塑造[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3).72.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責任編輯:鞠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