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在光環境設計中,光是有形狀、有體積的。因為有光,所以才能夠看見物體。因為有陰影,所以物體才感覺是立體的。光與投影是構成光環境的重要設計元素。把光與影充分聯係起來,以達到最好的藝術效果。
關鍵詞:光 燈具照明 間接照明 投影
光是一種語言,向我們訴說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藝術追求;光是隱形的軟件,控製著城市和建築的功能運作及形象和色彩的演示;光是設計工具,也是建築材料,設計師可以用它編織理想,展示才華。有人說:“光是建築的第四維空間。”光是建築空間三維創作之外的另一個廣闊的天地。
光是一種非物質的存在,無法直接看到,但它卻能夠照亮物體。很長時間以來,光都被作為一個沒有形狀的元素對待,但在光環境設計中,光是有形狀,有體積的。在空間的光環境設計中,可以通過燈具和間接照明來塑造光的形態。
燈具照明對於商品展示空間的照明來說通常用作重點照明,通過燈具發出的光線形態來突出商品的特點。在一些品牌專賣店,高檔商品的銷售場所會出現這種照明。燈具發出的光分集中光和漫射光兩種。集中光的特點是光線明確地彙集成一束,照射方向明確,光的穿透力比較強,照在物體上容易產生強烈的反光。漫射光的特點是光線分散,照射方向不明確,亮度均勻柔和,照在物體上不容易產生強烈的反光。集中光主要表現為寬窄不同的各種光束,光束邊緣區域亮度衰減劇烈,因此集中光大多具有清晰的輪廓和明確的形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窄照型聚光燈在黑暗環境中發射出來的光束,讓視覺能夠清晰地分辨出光束的輪廓。漫射光由於是向各個方向發散的,而且光束邊緣區域亮度衰減柔和,所以光的輪廓線和形狀都不是很清晰。在空間光環境設計中,集中光輪廓鮮明的光束是一種非常有視覺衝擊力的設計元素,漫射光均勻柔和的光線是一種溫和的設計元素,兩者都具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間接照明是為了獲得大麵積漫射光而建構的反射體係。隱藏在光槽中的光源先均勻地照亮受光麵,再通過受光麵的反射間接照亮整個環境,視覺可以看到迷人的光線卻不知光線從何而來。間接照明的形式決定了它對空間氣氛的營造和對商品個性的塑造都有很好的效果。它通常會在商品展示空間中幾個部分出現:1.頂棚的暗光燈帶。2.貨架上的暗光燈帶,如一些小商品的專賣店、鞋店等。3.展櫃、展台上都有應用,特別是一些高檔的化妝品櫃台。在間接照明係統中,光槽的形態和受光麵的造型決定漫射光的形態。一般會根據設計理念決定主要表現光槽的造型還是受光麵的造型。主要表現光槽的造型時,光線如氣體彌漫整個光槽,使整個光槽宛如通體發亮的光盒子。此時光槽的形狀就是光的形狀,光的輪廓清晰。主要表現受光麵的造型時,光均勻地照亮整個受光麵,以柔和的亮度衰減塑造受光麵的造型。此時光的輪廓不太清晰,但可以從知覺的角度感受到由受光麵的造型限定的光的形狀。決定間接照明效果的三個要素是光源與受光麵的距離、光源的遮光和受光麵的條件。首先,光源與受光麵之間需要保持一個恰當的距離,距離太近,光源發出的光無法在受光麵上擴散出來,形成不了由柔和的亮度衰減產生的漸變;距離太遠,光源發出的光向四周散射,無法集中在受光麵上。其次,要注重光源的遮光,在做間接照明時如果直接裸露了光源就不必提了,但如果為了遮光而使受光麵上出現不舒服的遮光線也有問題。為了得到理想的間接照明,要意識到遮光線的存在,考慮好光源的位置和遮光板來進行照明細部的剖麵設計。最後,對於受光麵來說,裝修麵做成粗糙麵是鐵的法則,如果做成有光澤的質感,不僅光源被映射入內,而且也得不到所希望的照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