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裝飾繪畫的表現形式探究(2 / 2)

四、服飾配色的整體美

服飾美的配色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客觀地講,任何一種顏色都無所謂美與不美,隻有當它和其他顏色配合時,才能針對其產生的效果評價其是否美。但是,同樣一件作品,由於觀眾的文化修養、社會閱曆、藝術修養、生活態度以及年齡、性別、性格、嗜好不同,所做的評價又會有很大的出入。在此,可以將服飾美的配色理解為一種綜合美,也可以叫整體美。

服飾配色的整體美感必須與人的具體條件聯係起來,這種美感與人的膚色、身材、發型、發色、形象密切關聯。與此同時,在人自身的客觀原因的基礎上,要進一步考慮壞境的客觀原因,如職業、家庭狀況、工作環境、意識形態、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社會製度、風俗習慣、家庭背景、交際人群等。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境需要有不同的服飾情調與之相適應,搭配恰當,則能體現自身獨特的審美力,表現出各自獨特的內心世界和個性特征。正如一位研究服裝史的美國學者所說,“一個人在穿衣服和裝扮自己時,就是在填一張調查表,寫上了自己的性別、年齡、民族、宗教信仰、職業、社會地位、經濟條件、婚姻狀況、為人是否忠實可靠、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心理狀況等”。

五、設計中的服飾美

“設計”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設計是指把人腦中的想象構思形象地表現為具體狀態,也可以理解為“有目的地解決問題的行為”。在應用學科裏,設計不是單靠個人的興趣和感覺來解決問題的,要有明確的目的和相鄰的領域相對應。延及服裝領域的設計問題,就是以針對性的特定對象和群體為目標,通過對服裝款式、材料、色彩的選擇與相關領域相協調,來滿足針對性服務目標的穿著需求。

服飾配色中的服飾美也是通過對各種各樣的材料、形狀以及色彩表現作為綜合的條件考慮,從而實現美的協調感,以達到設計的目的。隻是服飾配色所考慮的條件更加具體化、人性化、細節化,其終極目標也是為了達到一種美的效果,並通過對色彩的選擇使效果更加合乎表現。這種美的效果是服飾美的一種延續,在延續的過程中,通過配色等路徑達到服飾美與人體美的終極境界。

服飾配色是一種方式,也是一種規律,同樣應遵循美的規律。人們對各個單個色彩的搭配組合,通過服飾的配色達到一種服飾美。

參考文獻:

[1]李當歧.服裝學概論.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2]龐綺.服裝色彩設計.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

[3](日)文化服裝學院編.馮旭敏,馬存義編譯.文化服裝講座.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4]史悠鵬,郭建南.服裝色彩設計.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天津科技大學

(責任編輯:軒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