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一點小激動踩進學校門檻。
想象中的六一兒童節沒那麼大的陣勢啊!準備工作這樣的大張旗鼓,一眼望去,“布滿”了陣地。
活動還沒開始,我走進教室,感覺怪怪的,同學們這是怎麼了,露出大牙,滿臉喜氣,笑容如此燦爛,敢情是吃到喜糖了。靠牆慢慢移動,“撲通”坐下,“怎麼這麼晚才來”,同桌大耀問道。
“睡晚了”,這個理由蓋過一切。
“老師說,等下要拿糖來發呢,來晚就沒有了”。
原來如此,怪不得一進教室,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濃濃的喜慶。
班主任發“鼓勵”糖,隨後進入入隊儀式,校長發表講話,介紹了活動的詳情,有八個,一是吹蠟燭,二是猜字謎,,三是投乒乓球,四是投籃,五是筷子夾玻珠,六是薑太公點炮,七是盲人敲鼓等,這些活動分布在校園四周。
每一個活動場地都排起了一條長龍,我是一陣驚喜又夾著慌恐,雖說第一次見這種場麵,覺得新鮮無比,興趣大增。在家玩的小遊戲跟這些大場麵活動無法比較,更加讓人玩性大發。
驚慌失措的場合,我亂了方寸,跟著大耀在胡亂的跑一遍各個活動場地。
最後在二樓教室裏吹蠟燭的活動地排起了隊,因為這個活動比較“安靜”,獨自一個教室的場地。心理激動又緊張,雙手握住不停的搓,汗流直下。隻見第一個小朋友不慌不忙的一吹,蠟燭沒滅著,可能沒準備好,吹歪了,一旁的同學爆笑說:“哎喲,這麼弱,,這麼容易都吹不滅,”不過老師還是發一顆糖作為鼓勵。第二個同學慌張失措一吹,蠟燭竟然全滅了,大家口目驚呆說:“?怎麼可能,,這樣也行,?”?第三個同學慢步上去,深吸氣很有自信的樣子,一吹,可能力氣小了,隻滅了三根,站在一旁的人哄哄大笑起來……?排了許久,終於輪到我了,我走上前,心想如果我吹一根都不滅的話,會遭到大家的嘲笑,如果全滅完,還會有糖吃,拚盡全力吧,於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狠狠地一吹,“?太厲害了,可惜還差一根沒滅,”大家七嘴八舌地說到我,蠟燭滅了四根,盡管大家覺得可惜,但我心裏暗自高興。本來預想是吹滅三根,而我卻吹滅了四根,已經超出預料,所以心裏感到安慰。
啪,啪,啪的響,什麼東西發聲音,怎麼感覺是自己的教室裏傳來的響聲,加快了腳步朝著聲音奔去。
剛到教室門口,“啪”一聲,嚇我一跳,原來是薑太公釣魚式點炮。講台前,三張桌子連成一排,桌子前麵的空地上,灑滿的是用一卷鞭炮拆散後做成的炮仗“魚”。在釣竿上綁了一根香,隔著桌子,“釣”地上的的鞭炮“魚”,香火一碰到鞭炮的導火索,迅速點燃,發出“啪”的響聲,在教室外聽到的“啪”的響聲,就是從這麼有趣的遊戲裏發出。
擠過圍觀人群,上前排隊,三張桌子,排成三排,我選擇在第三排,靠教室裏麵的牆邊,人少。排在我前麵的隻有兩個人,主掌這遊戲的老師拿著計時器,前排的三個分成一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展現的自己的“釣魚”本事,時間一到,馬上換下一組。
隻看見前麵的同學拿著魚杆,手不停的在抖,怎麼“釣”也“釣”不到,再加上傍邊有同學點到鞭炮,“啪”的響聲,影響到情緒,看似很緊張,還時不時的在擦汗。心想有那麼難嗎,我在家經常去釣青蛙,這點小遊戲對我來說,應該不是問題。
“下一組,”老師喊道。我迎上去拿住釣竿。
自信滿滿的點地上的鞭炮,可是魚杆上的那一柱香搖搖晃晃地不聽“指揮”,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圍觀的同學又多。第一排的同學順利的點到一個鞭炮,“啪”一聲,可能是因為教室裏有回音的原因,聲音特別的響大。緊張刺激下整個人亂了神,深呼吸,放鬆身體,凝神直盯住鞭炮的導火索。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啪,啪”兩聲,點到了兩個夾在一起的鞭炮“魚”,圍觀的同學連忙鼓掌。這回在同學老師麵前賺回了顏麵,又可以分到糖,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心裏不斷的暗喜。
有趣的是夾彈珠,我右手拿著筷子,左手扶著右臂,做好預備動作,全神貫注地盯著裝著彈珠盆子。因為盆子裏裝滿了墨水,黑乎乎的根本看不見彈珠,隻能用渾水摸魚的成語來形容這遊戲。
小心翼翼的生怕夾的彈珠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