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塵(1 / 1)

第一章前塵

晨曦,漫天柳絮般的雪花在風中飄搖,遠處搖曳的樹枝上結了一層晶瑩的冰花。

“朔雪鎮”在這場罕見的風雪中,遠遠看去若隱若現,如披上了一層白紗。真是一夕風雪萬物白首。

“朔雪鎮”地處北疆關口,是連接異域的最後一個城鎮。也因此相對於同處北疆苦寒之地的其他小鎮來說顯得繁華了一點。鎮子的中央有一座石橋,當地人稱為“回首”。橋下有一條河名為“淚溪”。

“淚溪”橫貫整個小鎮,把小鎮分為東西兩個部分,東邊鎮口區域以各類商鋪,酒館經商之人主。西邊鎮尾以當地世居於此的百姓為主。如果這時候有人經過就會發現橋上有一個淡淡的虛影,手摯紙傘立於風雪之中。淚溪一年四季,無論是夏日炎炎還是大學紛飛,始終緩緩流淌。

雖然天尚未大亮,但是街道上已經出現了來往的行人。途徑的商旅也已經早早啟程,隻剩下一堆快要被風雪覆蓋的腳印和還沒有一指寬的背影在遠方晃動。

鎮上的人大部分都還在夢鄉,隻有幾個小孩子精力旺盛,身著“笨拙”的棉襖,在雪地裏追來打去。盡管小手凍得通紅,不時的還會摔上一跤,也全然不顧,站起來拍拍身上的雪,然後和同伴們一起哈哈……傻樂。活潑的身影,稚嫩的笑聲讓這大雪紛飛的隆冬也多了一絲溫柔。

這個時候,鎮東頭突然走來了一個身著粗布爛衫年近中旬的貨郎。擔著一個掛滿玉佩的貨架穿梭在風雪飄搖的大街小巷中收玉佩。一陣寒風夾雜著滿天的雪花鋪麵而來貨架上的玉佩碰撞出清脆的聲音。

“吱~”街道旁一戶人家的門打開了,裏麵走出一個年逾古稀的老頭兒,手裏拿著

一個裂成兩半的玉佩。顫巍巍的來到貨郎麵前。說明天是老伴兒的祭日,可是家裏沒有什麼像樣的東西去祭奠。隻能當掉來換些錢。老人膝下無子,一直和老伴相依為命。直到前年老伴染上風寒,無錢醫治撒手而去。空蕩的院子至此後就隻有老人一個。

貨郎歎了口氣,收下了裂成兩半的玉佩綁在貨架上。然後給老人二十兩銀子。老人沒有看銀子一眼,隻是愣愣地盯著那貨架上的兩半玉佩,兩行老淚從眼角滑落。似乎看到老伴兒再衝自己笑。老人也笑了,他已經很就沒有見到老伴兒的笑了。老伴不在的這一年他不敢讓自己想起來。

終於老人沒有賣掉玉佩,而是把銀子又還給了貨郎。親自從貨架上小心翼翼的取下玉佩,雙手捧著生怕一不小它就會損壞一樣。用一塊兒紅布慢慢包好放在懷裏。老人衝著貨郎歉意的笑了笑。正要關門回屋貨郎上前把銀子遞給了老人:“都是傷心人,你還有個念想。”貨郎挑起貨架遠去。直到貨郎消失,老人才想起一件怪事,現在是寒冬臘月大雪紛飛,那個貨郎穿的卻是一件粗布單衫。而且麵色紅潤,並沒有受凍的跡象。正絞盡腦汁之際忽然靈光一閃,想起了村子裏世世代代的一個傳說。少卿老人搖了搖頭,把銀子小心包好放在箱子裏然後來到屋內桌案前執筆輕抒。

驀回首

看盡紅樓塵暮

此心何束此身何處

窮盡韶華難同路

夢昔年江山霧煙雨渡共踏沐葉山途

至今夕傾城目笑嫣然曆曆目近卻無

酒一壺歎天意難觸

笑平生伊人去心如故

素衣長跪佛難渡

風送暮葉輪回各處

願伊人愁腸有時淚有處

筆尖輕顫,兩行濁淚從早已失去神采的雙目滑落,老人放下了筆淒然一笑:“我一生不敬天不拜地。可笑到頭卻也難違天意。”

夜暮初降,凜冽的寒風開始肆虐整個小鎮。除了鎮東幾家酒館尚還燈火煌煌,鎮上的人大都已入眠了。這時候鎮口的公示牌下半盞搖燈在風中獨舞映照一張新帖的告示:

明日三年一次百鬼祭,屆時鬼霧滔天籠罩整片北疆大地,厲魂飲血,屍骸漫天。萬望客行至此三日之內切勿外出,否則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