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神龍爪花(3 / 3)

“另外,森陽一、林美知子和石阪二郎三人畢業於同一所大學。從大學時代開始,林美知子和森陽一好像就是戀人。可是最近,林美知子卻同石阪二郎訂了婚。石阪現在是出了名的作家,而森陽一卻不太走運。所以她就擇優選夫了。”

當記者說到“不太走運”這個字眼兒時,大木馬上聯想到自己的處境,心裏很不是滋味。

“雖說森陽一具有殺人動機,但也不能排除石阪二郎的嫉妒心理。並且,也可以認為,將屍體用車轉運到京都加以拋棄就是為了把視線轉移到森陽一這邊。如果是森陽一幹的,相反,也許會趁天黑運到東京。不過,他有車嗎?”

“有的,是輛國產車。”

“而且,從會利用龍爪花的毒素這種專門的知識來看,也像是推理作家幹的……假設是森陽一所為,他會把她找到京都去,可4點半時,她還自稱是從家裏打過電話呢。”

“如果她4點半時還在東京的話,到京都無論如何也是8點以後了。”

“對,假設她12點20分進電影院,隨後就出來,坐上新幹線的話,到京都是4點剛過一點兒,所以可能是到了京都以後打的電話。但是,這樣的話,是被森陽一約去的可能就不牽強了。悄悄地溜出電影院,4點半時,有意打個證明自己是在家裏的電話,說不定這是要特意表白她本人在東京而不是在作案現場呢。為了除掉會引起麻煩的森陽一,她故意製造沒有作案時間的假象而偷偷去了京都。但是也不排除另一方,即她的未婚夫石阪二郎想到她背著自己去與森陽一約會,被這斬不斷的情絲激怒,最後殺了她。”

“聽起來倒像推理小說啊。”

記者笑了起來。

“是啊,一般看來,可能是石阪同林美知子看完電影後,兩人之間出了點兒糾紛,沒吃晚飯就分手了。林美知子回到家裏後,隻好給朋友打電話消遣。這時,石阪打來電話道歉,並告訴她自己已準備好晚飯,林美知子自然高興地赴約,於是吃了山藥蕎麥麵條後中毒而死。等到晚上,石阪便將屍體轉運到了京都。”

“多謝了。”

記者說完,準備放下電話,突然又想起什麼似的說了一句:

“還有一件事。”

“什麼事?”

“采訪石阪時他說過,那天,恰好他的新書樣書印出來了,出版社送來十幾本樣本,所以他就拿走了一本,進了電影院後,立即簽名送給了林美知子。如果是拿著他的書死的,也在情理之中,可不知為什麼卻拿著平日從未讀過的大木君您的書。並且,大木先生這本書,書店也沒賣過吧?石阪先生曾懷疑大木先生與本案有關。你對這點怎麼看?”

果然觸及到了敏感問題。

“我不明白。石阪也可能有我的書,因為我們曾同時受過獎,即使關係不太融洽,也還是互贈過書的。由我直接交給他時,一般簽上名字後再贈送。如果是出版社送的,就沒有簽名了。所以我認為,正因為有我的書,他可能就是罪犯。轉運屍體時,考慮到他的書會引起麻煩,因而就拿上了隨身帶著的我的書。這是為了轉移視線。演員森陽一恐怕弄不到我的書吧。”

大木說完,正準備掛上電話,對方又追問了一句:“為慎重起見,11月1號星期日,下午5點左右,大木先生,您在什麼地方?”

“問我是否可能在現場?因為我每天晚上7點換班開出租車,傍晚時又一般是在家裏吃飯,我一個人生活,因此沒人能證明。直到2號早晨8點,我都一直在工作,不可能用車把屍體運到京都。”

“但是2號下班後還是去了京都吧,還可能遇到了麻煩。”

真是遇到麻煩了。

原以為是想了解對案情的推理,實質上,真正的意圖是打探自己是否在作案現場。石阪也可能被這樣變相地問過。

“早上9點24分,我乘‘光號’去了京都,一路上打著瞌睡。12點17分到了京都。下午l點時,我在大覺寺,看了許多嵯峨的寺院。如果開車去,需要七八個小時,到京都最早也得三四點鍾了,下午1點時是絕到不了大覺寺的。而且,在大覺寺,我觀賞了嵯峨菊,還向僧人了解過大澤池的情況,你可以問一下,他一定還會記得的。”

汗津津地應付過去後,大木思考起來。

自己不是凶手,這點毋庸置疑,所以,值得懷疑的隻有兩個人——

推理小說作家石阪二郎和演員森陽一。

哪一個是凶手呢?

如果在東京被害轉運走的話,石阪就是凶手;如果是到京都以後被害的,凶手就是森陽一。

報紙上漸漸透露出石阪和森陽一的情況。當然,用的均是化名:未婚夫I和情人M。

另外,還登有大木進對兩個人的推理。

大木準備動筆寫約稿,可總是寫不下去,滿腦子想的都是誰是凶手這個問題。

新聞節目雖然報道過案情,但最新消息是,纏在被害人脖子上的領帶是未婚夫石阪的。

這次使用了石阪的真名。

有人向報社投書,並附上一年前簽名會上石阪的照片,當時係的領帶與披露出的領帶完全相同。

報上也登出了石阪的談話。確實是一年前林美知子送給他的領帶,但已經用舊扔掉了。

他同時說道:“如果我是凶手,是不會把作為證據的領帶等物品留在那兒的。”

確實是這麼回事。但是相反,或許正因為是推理小說的作家才這麼做了手腳的。

大木這時忽然想起,還有一本在現場從屍體下麵拿走的石阪二郎的《殺意的星期日》這本書。

“除了領帶,還有這本書也在現場,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以往,大木路過書店時,如果在店門看到石阪的書,那麼回來時一定不再從那兒過了。今天,他第一次把石阪的書拿到手裏,認真地翻開。

這時,有件東西從書頁裏紛紛飄落下來。是像紅棉線那樣的花瓣。

它與龍爪花很相似,但又不是龍爪花。這是生長在大覺寺的著名的嵯峨菊的花瓣。

大木突然想起,那天在大覺寺觀賞時,好像隻有那兒才有嵯峨菊。

“梢頭是三圈,中間是五圈,下麵是七圈。”

手持夾剪的僧人邊說邊剪去不合要求的花瓣。

“葉子的顏色,下麵是黃色,中間是綠色,上邊則是淡綠色的。花瓣為五十四瓣,長十厘米左右是最理想的。”

這就是精心培育出來的嵯峨菊。

“嵯峨菊怎麼會夾在這本書裏?”

這一瞬間,大木立即斷定了罪犯是誰。

被害的女性來到京都,大概是在大覺寺的什麼地方會麵。

這期間,她撿到修剪下來的嵯峨菊夾到書裏,隨後才去了罪犯的家,吃完事先準備好的山藥蕎麥麵後中毒絕命。太秦的電影廠距嵯峨的寺院很近,撂下工作的森陽一短暫地出去了一會兒,然後就又回去工作。屍體大概是天黑之後運走遺棄的。

罪犯把她隨身攜帶的書原封不動地放在那兒,就是為了把視線轉移到石阪身上。

如果是在東京遇害的,手裏是絕不會拿著嵯峨菊的,凶手一定是森陽一。

大木找到了罪犯,興奮得滿臉通紅。他拿起了電話,準各向警察報案。

可他忽然醒悟過來,急忙放下了電話。

告訴屍體之外的書裏夾著嵯峨菊的花瓣,必然要涉及自己本人。

自然要講到自己雖然發現了屍體,但不報案,而且,為了沽名釣譽故意換成了自己的書等等這些羞於啟齒的事情。

另外,證明了森陽一是凶手也就為石阪洗刷了殺人的罪名。

大木久久盯著手中的紅色花瓣。

這時,森陽一徘徊在嵯峨的竹林中。

他回憶起大學時代,自己非常希望大學畢業後,能進入M商事或T海上火災這樣的公司。雖然學習成績優秀,但父親早逝,放心不下母親,而且朋友們常嘲笑他麵部表情憂鬱,所以他擔心麵試通不過。

主要原因是上眼皮過分下垂。

在三年級至四年級的春假裏,他下決心做了整容手術。去掉眼皮上部的脂肪,又特意割成雙眼皮,連自己都感到驚奇,不僅一下子擁有了一雙美麗動人的眼睛,還贏得了愛情。於是又墊高了鼻子。費用全部是平日打短工攢下的錢。

美容後,他每日照著鏡子欣喜若狂。

這樣一來,他的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還交上了女朋友。

其中之一就是那年剛入學的林美知子。

她不清楚他整容前的容貌。

10月份後,他積極拜訪各家公司。各公司的評價都不壞,也通過了筆試。可麵試後,三家公司突然改變了態度,拒絕了他。

他原以為是因為自己父母不全,後來在一家稍差的公司裏麵試時,對方曾這樣說過:“聽說你整過容,我們要是錄用你,會影響公司的聲譽。”

這麼一說,他便明白了原因。

後來他才得知是因為朋友石阪二郎投書所致。他與森陽一選擇的本不是相同的公司,卻做出了這樣卑劣的事情。

此後,森陽一一蹶不振,遂斷了就職大公司的念頭。畢業後,他一直靠打短工生活。

一次,他見到招收演員的廣告。這次他如實講了整容的經過,不僅通過了考試,而且當上了演員。

報考M商事等公司失意後一度分手的林美知子看到他成了演員,還頻繁地在電視和電影上露麵,就又回到了他的身邊。

一切又都時來運轉了。

但好景不長。由於他沒有演員基礎,便漸漸被冷淡了,雖說相貌不錯,但演技平平,最終還隻是個不走運的配角。

而石阪二郎先是進了一家二流公司,出版了幾部暢銷小說後便辭去公司的工作,開始了作家生涯。

愛虛榮的林美知子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本來石阪對林美知子就有好感,隻是林美知子當時沒有看上他。

雖然知道林美知子的情感有所轉移,但明確得到婚約的消息時,森陽一打去了電話。她講了性格不合等一堆理由後,又加了一句:“我討厭整過容的男人。”

憑直覺,森陽一感到這是石阪說的。

森陽一一直壓抑著的怒火終於爆發了。

森陽一開始考慮殺了她。而且,如果有時機的話,將石阪扮成凶手,一起葬送。天賜良機,林美知子曾送給森陽一一條領帶,他仔細珍藏起來了。在一次簽名會上,他看到石阪係著同樣的領帶,受到了震動:原來林美知子把同樣的領帶分別送給他們倆作禮物。

他給林美知子打電話,約她到京都來一趟,說有事情商量。並威脅說,不來的話,他將向石阪的雙親告發他倆的暖昧關係,並說明她曾經做過兩次人工流產。

因為他知道,石阪的雙親很封建,對未來的兒媳婦要求很高。

林美知子答應到京都來。

“你也不要對他講。他以為我們早就分手了,知道你和我見麵他會不高興的。”

森陽一答應了。

她還說,她準備對石阪解釋,說自己在廁所時,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便去附近的熟人家休息了。

說不定,如果談崩了,她也準備殺了森陽一的。因為她死後,在她的手提兜裏發現了大量的安眠藥。

可是,殺了林美知子後,森陽一又感到無限空虛。

他坐在開滿龍爪花的野地上,喝下了帶來的龍爪花汁。在意識蒙矓中,他回想起幼年時父親出殯的那天,抬著棺材走過的狹窄的田埂兩旁也開滿了龍爪花。

責任編輯/謝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