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決戰二十八小時(1 / 3)

決戰二十八小時

紀實作品

作者:吳明治 陳麗

年逾古稀的老夫婦受大女兒的托付,從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來到嶽陽照顧孫子、頤享天年,卻於大白天死在自家客廳。一年多的客居,沒有鄰裏恩怨,沒有財產損失,沒有戀情糾葛,兩位古稀老人卻都身中數刀,老婦人的脖頸更是幾乎被砍斷——殘忍的手段讓鄰裏不寒而栗。一時間,案情全無任何突破點,嶽陽警方一籌莫展。反複調取監控視頻,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二十八小時不眠不休,一場驚心動魄的決戰悄然打響……

離奇慘案

時間回溯到2014年6月13日,臨近中午的嶽陽市嶽陽樓區的乾明寺77號樓附近,悶熱難耐。

這是嶽陽市城區靠西的一條老街,古樸而略顯滄桑。居住在這裏的人們,大多是老街坊老鄰居,稍微年輕力壯的,隨著城市經濟中心的東移北靠,早已遷往他處。

11點多,當六十多歲的陳爹幹完一上午的活兒,大汗淋漓地準備回到位於乾明寺77號樓的家中時,卻怎麼也敲不開門。陳爹很是納悶:平時親家兩口子這個時間都是待在家裏的,今天這是怎麼了?無奈,他隻好前往位於東風廣場處的兒子家拿鑰匙。

幾經周折,陳爹終於打開了門。突然,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得差點兒暈過去:親家公婆遍體鱗傷地躺在血泊中,親家公的喉嚨、胸口被鮮血染透;而親家母更慘:腰部、肚子、脖子到處是砍下的傷痕,尤其是脖子,幾乎被砍斷!

凶殘暴力的手段讓活了六十多歲的陳爹感覺像做了場噩夢般突然驚醒,12時55分,他顫顫巍巍地掏出手機,撥打了“110”!

警情就是命令!呼嘯而至的警車從繁華的嶽陽新城迅速駛往西邊老城區!

13時許,嶽陽市公安局嶽陽樓分局呂仙亭派出所和刑偵大隊接警後,迅速出警保護案發現場,進行現場勘查。嶽陽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景亮,嶽陽樓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分局局長徐利,副局長嚴海、杜衛東等領導先後親臨現場指導破案。

盡管早有心理準備,盡管對血腥凶殺場麵早已司空見慣,但當民警們看到客廳裏這對老夫婦的慘狀時,他們還是心裏一驚。讓人不忍目睹的是,除了這對老夫婦躺著的客廳外,餐廳、廚房也有大量血跡。王景亮副局長立即下達指示,從現場勘查入手,一方麵開展調查走訪;另一方麵,用現代偵查手段確定偵查方向,鎖定嫌疑人。

通過現場勘查,民警們發現,家中除客廳、餐廳、廚房外,並未發現嫌疑人的足跡,房間裏也沒有明顯被翻動的痕跡,基本排除了劫財的可能。在周圍群眾走訪中,周邊居民也表示沒有聽到明顯的吵鬧打鬥和呼救聲音。兩位老人衣衫整齊,也無第三者的情感糾葛。

第一次排查沒發現任何有價值線索。

為不錯過偵查破案的最佳時機,刑偵大隊大隊長曹暉、教導員鄒嶽平果斷決策,第二次排查從現場細節入手,並將刑警隊分成視頻偵查組、現場調查組、技術現勘組三個組,三組兵分三路,各司其職,相互協作,務求第一時間找到突破口!

現場調查組迅速從兩位老人的社會關係入手,開展走訪調查。通過調查獲悉,被害老人均係湖北人氏,一年多前才與大女兒一家及大女婿的父親陳爹租住在此;兩位老人平時跟周圍居民少有來往,尤其是老漢吳爹,因中風口齒不太清楚,更是少與人交往。

既不為財,又不尋仇,也非因情,兩位老人無故客死他鄉。究竟是什麼人對老人如此狠心,下此毒手?“6·13”離奇凶殺案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凶手的真正目的又是什麼?辦案民警陷入困境中。

抽絲剝繭

案情一籌莫展之際,時鍾已指向下午3時10分,大量的走訪與調查沒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每過去一分鍾,都意味著凶手與辦案民警的距離越來越遠。而凶手作案手段的殘忍、狡猾、心狠手辣,一點點挑動著辦案民警敏感的神經。而今,案件毫無進展,凶手卻逍遙法外,“6·13”特大離奇凶殺案如不火速破案,必將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

時間一分一秒地走動,時間就是生命,生命高於一切!曹暉、鄒嶽平一邊聽取三個專案組的調查結果彙報,一邊集思廣益、深入分析、重整思路、科學決策,從嫌疑人的作案目的與行蹤上再作分析。通過調查家庭成員了解到,兩位老人有兩個女兒,均已成家,大女兒在嶽陽定居,小女兒則留在湖北武漢,其小女婿雖與兩位老人有過矛盾,但不深刻。按辦案民警日常經驗分析,構不成謀殺的動機,因此,民警很快排除了小女婿的嫌疑。

那麼,誰又是“6·13”凶殺案的犯罪嫌疑人?

現場調查組的工作收效甚微。命案現場了解不到任何線索,時間還在飛速前進。再找不到突破口,偵破工作的黃金期一過,籠罩在偵查員腦海的疑雲將無法撥開,案子將再度陷入迷茫!

就在此時,一直目不轉睛地盯著監控錄像十多個小時的視頻偵查組有了重大發現:在以事發點為中心,半徑五百米範圍內的監控視頻中,一個步行速度較快、提塑料袋的男子引起了偵查民警們的注意。

視頻偵查組民警反複推敲後發現,該男子自案發現場不遠處出現後,就邊走邊前後張望,不僅步行速度稍快,而且故意繞路,明明從其所在地搭乘37路車僅需走一百多米即可,可該男子卻有意繞了大約八百多米的距離。而且,這中間本身有一個37路車,該男子卻繞到第三站才搭乘,若不是故意躲避,就是對地形不熟。

視頻偵查組民警與現場調查組先前從陳爹處獲悉到的情況基本一致。陳爹於當日上午9點45分左右在77號樓附近隱約見一三十多歲高個男子,麵目雖未看清,但知道所穿衣服顏色,且手裏提著的塑料袋的特征十分明顯。陳爹還透露,他9點20分左右還看到送完孫子的親家母回了家。

由於監控視頻效果不是很好,圖像裏根本看不清男子所穿衣服顏色。且僅從提袋男子中搜索,由於案發地乾明寺巷口東邊就是嶽陽城區大型批發市場梅溪橋市場,此市場是人流物流集中之地,進入該視頻提袋男子有近三千人,視頻偵查組民警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從近三千人中找到這人,難度可想而知。但偵查組民警細致入微,通過一個個篩選,一組組比對,終於發現此提袋男子在身高與行為上的特點差異,且進出77號樓的時間和死者死亡時間,剛好吻合!

此時,時鍾已指向18時37分。整個下午一直在現場尋找蛛絲馬跡的專案組民警,在案件終於有點兒眉目後,決定趁熱打鐵,一點點找尋提袋男子的長相特征。

驅雲撥霧

正在這時,視頻偵查組民警又發現,該男子在搭乘37路車後,已出離之前的監控錄像範圍。現場調查組民警於是馬不停蹄,調取37路車的監控錄像。就在這時,原本有點兒眉目的線索再次中斷——37路車根本未安裝監控視頻!

專案組民警的心頓時懸了起來。因為他們很明白,37路車是從先鋒路開往火車站方向的。這也意味著,如果提袋男子從火車站下車後再搭乘其他火車逃往外省,在一無真實麵目,二無明顯衣物特征,三無具體身份的前提下,要在全國範圍內找尋提袋男子,無異於大海撈針!

時針已指向13日19時37分。此時,夜色漸黑,華燈初上,嶽陽城內車水馬龍,流光溢彩。專案組民警緊繃的神經毫未鬆懈:“6·13”特大離奇凶殺案,既是謎案,又是謎團,仿佛讓人窒息在深山霧雲中,怎麼也走不出去,稍有半點兒鬆懈,狡猾的狐狸就會從辦案民警身邊溜走。

怎麼辦?

曹暉、鄒嶽平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在這場特大離奇凶殺案中,被害人慘死的一幕在兩人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兩位領導都很明白,犯罪分子凶殘狡詐,手段殘忍,如果不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緝拿歸案,待偵查抓捕的黃金期一過,凶手再逃往他處,將嶽陽不安,社會不寧。

責任與擔當,使命與堅守,讓兩位久經戰場的刑警渾身上下充滿了奮鬥到底的信念——越是蹚不過的河、越是邁不過的坎兒,越是要大跨步向前衝!兩人堅信,隻要嫌疑人一出現,再狡猾的狐狸也會露出它的尾巴。

為鼓舞士氣,重振旗鼓,發揚一鼓作氣的戰鬥精神,再現刑警本色,兩位隊領導將大家召集起來:“戰友們,現在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而恰恰這個時刻,才是預示著下一個天明的到來。隻要我們有信心突破黎明前的黑暗,與凶手決戰到底,我們必能贏得勝利,奪得光明,大家有沒有信心繼續決戰?”

“有!”專案組民警洪亮的聲音震撼了古城巴陵,也震到了正準備逃離嶽陽的提袋男的心。

提袋男還未到火車站就下車了。很快,偵查組通過技術手段獲悉,該男子已進入東風廣場某賓館!

為進一步確定嫌疑男子與“6·13”特大離奇凶殺案有關聯,現場調查組民警聯想到兩死者死後小女婿一直未出現,於是,視頻偵查組民警邊悄悄追蹤提袋男子的行蹤,邊立即召集死者家屬前往大隊,在監控中辨認提袋男。

死者小女兒很快認出,視頻中的提袋男子就是其丈夫黃德文。據其講述,黃德文昨晚(也就是6月12日)上了一通宵夜班,如不是有特別的事,白天一般會在家休息,不可能來嶽陽,更不可能去她父母家。但從案發到現在,黃德文一直未曾露麵,且明明來過嶽陽,卻矢口否認,這使黃德文的嫌疑進一步增大。為確保萬無一失,偵查組又將其家人提供的黃德文照片與視頻中提袋男子照片進行反複對比,最終明確,“6·13”特大離奇凶殺案黃德文有重大作案嫌疑!

為確保高效、準確地抓捕黃德文,直到淩晨1時33分,位於東城的嶽陽樓分局刑偵大隊辦公室內仍舊燈火通明,大隊長曹暉、教導員鄒嶽平根據搜集到的信息周密製定多種抓捕方案。為自我加壓,還將抓獲時間設定在最遲14日19時前。製定這個時間,既考慮到抓捕難度,又考慮到時間的緊迫性。因為他們很明白,再讓黃德文負案在逃,誰也預料不到他會逃往哪裏!

窮富女婿的較量

黃德文,何許人也?

現年三十六歲的黃德文,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雖然隻有初中文化,卻是遠近聞名的孝子。二十歲那年,他親眼目睹了父親在肝癌的折磨中不幸病逝。母親的孤獨、家境的貧窮,讓他愈發心疼起含辛茹苦的母親來。他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娶個賢慧、孝順且家境殷實的女孩,好好為母親盡孝。

然而,既無一技之長又沒家庭背景的黃德文別說找個自己心儀的女孩,就是找工作都四處碰壁。堂堂一男青年連工作都無著落,哪個女子願意跟他談戀愛?就這樣,黃德文奔赴雲南、河北、北京等省市打工。身邊很多跟他一般大的朋友和同事都結婚生子了,隻有他仍然單身一人。幾年後,漂泊無依又牽掛母親的黃德文於2006年7月返回家鄉。

剛下火車,黃德文就碰上了昔日的同學兼同桌吳小敏。噓寒問暖中,吳小敏得知,二十八歲的黃德文仍未談過戀愛,憐憫之心湧上心頭。她突然想起家裏的妹妹吳小丫今年也二十五歲了,雖然談了個高富帥的男朋友孫雷,但總覺得此人不可靠,讓妹妹嫁給他,不如嫁給黃德文,畢竟是多年同學,知根知底,圖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