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談廣西北流市豬禽養殖場的幾種清潔養殖模式(1 / 2)

談談廣西北流市豬禽養殖場的幾種清潔養殖模式

畜牧獸醫

作者:鄭紅 梁瑜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結構調整的深入,廣西北流市畜禽養殖業發展迅猛,成不一個以生豬、家禽為主導產業的養殖大市。畜禽養殖業在創造巨大效益的同時,養殖汙染問題也日益凸現,給環境帶來了壓力,畜禽糞便成為農村環境汙染的主要來源。為解決清潔養殖的難題,北流市畜禽養殖場采用多種清潔養殖先進技術,加強糞汙治理,實現糞汙達標排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生物發酵床養豬模式

生物發酵床模式是一種零排放環保型健康養豬生產方式,是根據微生態理論和生物發酵理論,以穀殼、鋸末、枯草菌和酵母菌等複合微生物發酵菌製成混合有機物墊料,鋪墊在豬舍裏,豬的排泄物滲入有機墊料,經微生物作用被迅速降解、消化,利用豬的拱翻習性進行糞便的翻埋,便於新舊墊料的更新及好氧、厭氧菌的交替,從而達到免衝洗豬欄、無臭味、零排放、從源頭實現環保、無公害養殖目的。在此過程中,豬的排泄物混入有機墊料中,與複合微生物發酵菌有機結合,通過發酵即可製成優質的生物活性有機肥,消納了大量的秸杆、稻草、木屑等農業廢棄物,促進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又可以解決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的問題,改善農村、農業生態環境,形成人與動物、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農業係統。北流市新城畜牧有限公司、廣西北流中澳發酵床生豬飼養場、北流市擔水衝養殖場等養殖場從2009年開始先行先試微生物發酵床技術,並取得成功,至2013年全市微生物發酵床養殖戶100戶,麵積達16萬平方米。在北流市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範場北流市新誠畜牧有限公司,該豬場采取微生物發酵床“零排放”生態養殖技術,使豬糞便在微生物發酵床豬圈裏全部分解掉,不向外界環境排放,達到清潔環境的目的,以點帶麵全麵推進全市清潔養殖高潮。豬圈糞尿直接排入墊層中,經微生物發酵分解,將糞尿轉化為有機肥,豬舍裏不產生臭氣和氨味。該場17棟豬舍內隻聽見豬叫聲、不聞豬屎味,走近一看,一頭頭肥豬正在“席夢思”上生活。如今,發酵床養殖已成為北流市清潔養殖的新“利器”,全市年發酵床養豬20萬頭以上,僅此一項就可節水225萬立方米,減少汙水汙物排放300萬噸以上,減少折合COD排放近5000噸。

二、標準化無害處理養殖模式

全市規模畜禽養殖場大力推進標準化示範養殖,積極創建畜禽標準化示範場,近幾年有12家規模養殖場參加創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場,現已有5家獲國家級標準化養殖示範場,7家獲廣西區級超標準化示範場。通過示範創建推動養殖業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其中,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場廣西涼亭集團、北流市新茂養殖場,通過“幹清糞+糞便生產有機肥+汙水厭氧+好氧深度處理+有機肥料種水稻”的農牧循環模式,建成5500立方米的沼氣池,氧化塘麵積136700㎡,農業綜合利用麵積達5000畝,達到清潔生產、資源化綜合利用、環境友好和人畜和諧的示範帶動作用。廣西北流市茶山養殖有限公司建成年存欄欄15萬羽種雞標準化生產線,成為廣西區級標準化示範場,公司雞場通過“幹清糞+糞便生產沼氣+汙水厭氧+好氧處理”模式、資源化綜合利用,不向外界環境排放,達到清潔環境的目的。2013年北流市全市規模養殖場154戶共建沼氣池12300立方米、化糞池15500立方米、氧化塘52萬立方米。全市散養戶及規模場共建沼氣池14萬立方米,化糞池9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