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團棉花種植技術淺談(1 / 2)

我團棉花種植技術淺談

技術推廣

作者:文長建

[摘 要] 棉花是錦葵科棉屬的種子纖維作物,絕大多數亞熱帶國家都有生產,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棉花的適應性強,適宜於在疏鬆深厚土壤中種植。筆者從不同土壤條件品種的選擇,施肥技術、培育壯苗、適時栽移、適時摘花等方麵介紹了優質棉花高產栽培技術,以供棉農參考。

[關鍵詞] 阿拉爾墾區 棉花栽培技術 化學調控 機械采摘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5-0164-02

一、棉花種植的品種選擇

阿拉爾墾區的光熱條件較好,適合種植中早熟棉花,筆者在多年的種植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高產的栽培措施,現提出一些栽培技術作為探討。

1.種植的土壤情況

阿拉爾墾區由於長期的種植棉花,棉花的土傳病害已經比較嚴重,給棉花種植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選擇品種的時候首先要結合土壤枯黃萎病病菌的致病性進行品種的選擇,在致病性強的地塊就要選擇抗病力相應強的品種。

2.種子的要求

種子純度要求要達到97%以上,發芽率95%以上,100%人工粒選,選後淨度在95%以上。種子經稀硫酸脫絨,清洗後包衣,內含殺菌劑,以防苗期病害。播種前要對棉花種子做發芽試驗。

3.適合種植的品種

根據阿拉爾墾區的土壤情況,目前適合種植的抗病品種有:中棉所41號、中棉所49號、新陸中37號等品種。而對於致病性弱或者是無病田,棉農可以選擇高產的品種有:新陸中28號,新陸中36號等品種。

二、棉花種植的播前準備

1.壓堿洗鹽

壓堿洗鹽是一種對於鹽堿地的處理方法。由於阿拉爾墾區的土壤含鹽量都比較高,所以播種前要做好壓堿洗鹽的工作,做好冬灌和春灌的準備,使表土耕作層適宜作物生長。一般冬灌量是170-200方/畝,春灌量是70-110方/畝,就可達到較好的排鹽效果。但是土壤粘性較大的地塊不宜進行春灌,所以可增加冬灌的灌水量進行壓堿排鹽。

2.全層施肥

棉花全層施肥是指在前一年棉田封凍前,結合秋耕犁地把肥料均勻地施人土壤全耕作層,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達到肥土相融的一種基肥施用技術。結合土壤肥力條件測土施肥,在沒有測土施肥條件的地區可以結合前插棉花的生長情況合理調節基肥養分的比例。每公頃用氟樂靈1.5千克或施田補2.25-2.70千克進行土壤封閉,並立即耙地混土,以提高藥效。施足底肥,每667米2施油餅60-67千克、磷酸二銨25千克、鉀肥5千克、鋅肥2千克。

3.犁地、整地

據研究深翻耕深在60厘米以上,使表層土壤下翻,便可起到稀釋病菌密度和深埋草籽的效果,起到減病滅草、改善耕層環境的作用。犁地要求犁到頭、犁到邊,覆蓋嚴密,起落一致,耕深一致,不漏耕,犁後地表平整沒有殘茬。整地要求安排合理,在保證作業質量的前提下減少作業層次,不重不漏,到頭到邊,適墒整地。嚴格拉線修邊,撿拾殘茬、殘膜,確保播種質量。達到“墒、鬆、碎、平、齊、淨、直”七字標準。

三、棉花的播種及育苗管理

在棉花播期上,做到“前期不搶、後期不拖”,一般於地溫穩定通過12℃就要適墒播種,適時早播,促早發,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使其在花鈴期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提高品質。播種密度保證在每畝17000株-19000株。以此來保證收獲株數不低於每畝15000株,播種時注意查種,防止漏播。

1.棉花種植的苗期管理

從棉籽播種到子葉出土並展開,稱出苗期。從出苗到現蕾稱為苗期,約為40-50天。苗期是以營養生長為主的時期,生長速度較慢。對於棉苗弱小地塊,苗期不進行化控;對於雨水大,雨後長勢快的地塊,為防止高腳苗、旺長苗,促進根係生長,提倡葉麵噴施縮節安,每畝不超過0.5克,噴施原則是噴大不噴小。雨後要及時中耕鬆土,破除板結,散墒提溫,抑製苗病發生,一般中耕深度不超過5厘米。對於播種量大、出苗好、棉苗稠密的棉田,當普遍長出1片真葉後,及時疏去小苗、弱苗,做到棉苗葉不搭葉,防止出現高腳苗;5月份溫度偏低,苗病偏重的,應適當推遲定苗,當出現3片真葉時進行定苗。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