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縣水稻雙季機插高產栽培育秧技術要點
技術推廣
水稻雙季機插栽培技術有利於實現水稻的高產穩產,能夠保證水稻生育進程與我縣的溫光資源同步,設計符合水稻高產栽培的要求,插秧機在保證大行的同時,對株距、栽插深度可以進行量化調節,實現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滿足了高產群體栽培中寬行淺栽稀植的要求,提高了栽插質量,並結合“小群體、壯個體、高積累”的高產栽培路線,實現高產穩產;同時具有作業效率高,省工節本增效,以機械插秧代替人工,大大減輕了栽插勞動強度,有利於促進了勞動力轉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
一、雙季水稻機插栽培技術要點
精選稻種,培肥基質,勻播旱育(晚稻化控穩長),根粗苗壯(晚稻適長苗壯);帶肥移栽,足苗淺插,薄水返青,早(足)施蘖肥,蘖早苗壯;增施穗肥,濕潤孕穗,病蟲綜防,壯稈大穗;幹濕灌漿,養根保葉,延緩衰老,根強冠健,粒多籽飽,豐產豐收。
二、育秧
1.品種選擇與種子準備
選用優質高產,分蘖力強,抗逆性好的早中熟品種。早稻可選陵兩優211、中嘉早17(常規)等早、中熟品種;晚稻可選五豐優T025、五優308等早中熟品種。
每畝大田用種量早稻雜交稻2.0-2.5公斤,常規稻3.0-4.0公斤;晚稻雜交稻1.25-1.5公斤、常規稻3.0-4.0公斤。種子經曬種、選種、浸種消毒和催芽攤晾後再播種。
2.秧田和秧盤準備
選擇靠近大田方便運秧、灌溉條件好、土壤鬆軟肥沃、地勢平坦、背風向陽的田塊,按秧田現本田比為常規稻100-80、雜交稻1:20~80:150備足秧田。早稻大棚旱床育秧,晚稻露天營養泥濕潤育秧。播前7~10天將秧田翻耕耙平,開溝起畦做好秧畦。備足大田機插用秧(常規稻早稻30盤/畝,常規晚稻25盤/畝,雜交稻早稻25盤/畝,雜交晚稻22盤/畝)。
3.床土準備
適宜作床土的有菜園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當季噴施過除草劑的地塊取土),要求土質疏鬆肥沃、通透性好、中性偏酸,無殘茬雜草礫石、無菌無汙染的壤土。肥沃疏鬆的菜園土,過篩後可直接作床土;其它適宜土壤提倡在冬季取土培肥。一般每100公斤過篩細土中均勻拌入50-75克(具體用量以說明為準)水稻壯秧劑、過磷酸鈣100-180克、氯化鉀40-100克。選擇晴好天氣和土堆水分適宜時(含水率10-15%)過篩,篩後用農膜覆蓋繼續集中堆悶,使肥土充分熟化。一般於播前7天,每1000公斤床土用40-60克敵克鬆100倍液噴灑悶堆消毒,或播後蓋膜前,用65%敵克鬆50-60克兌水1000-1500倍液噴灑消毒,以防立枯病等苗期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