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農村勞動力資源檔案的建立和管理(1 / 2)

淺談農村勞動力資源檔案的建立和管理

三農視野

作者:姬文亮

[摘 要] 城鎮化和工業化過程都伴隨著大規模的人口流動。這種人口流動表現為農村勞動力向城鎮的轉移。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必然結果。這些勞動力將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向第二和第三產業轉移。通過農村勞動力資源檔案的建立和管理,能夠幫助農村的剩餘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從而加快實現城鄉一體化,促進社會和諧。

[關鍵詞] 農村勞動力 檔案 管理

[中圖分類號] F3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5-0001-01

隨著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民工進城務工已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日漸成為城市用工,尤其是城市服務業、製造業用工的主力軍。有的單位農民工高達80%。隨著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後勤工作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即使政府部門也存在大量農民工搞後勤,所以對農村勞動力資源進行建檔管理,既是對勞動力資源的一種管理,也是對勞動者勞動權利的一種保障,是一種社會服務。無論是對民生建設而言,還是對農村的發展而言,農村勞動力資源檔案管理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勞動力資源檔案管理的內涵

勞動力資源檔案是寶貴的曆史材料。經過長期的實踐積累,人們記錄下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的勞動力資源的發展狀況和發展曆程,這就形成了勞動力資源檔案。勞動力資源檔案對掌握曆史、了解現實、製定規劃與政策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勞動資源管理部門的職責就在於建立可信的、完善的檔案管理體係,從全麵掌握農村的勞動力資源情況。建立起農村勞動力資源檔案之後,還能夠對單個勞動力的個人曆史與工作經曆進行了解,從而有利於就業保障服務的開展。所以,應該堅持“服務民生”理念,通過建立和完善勞動力資源檔案積極改進服務的形式、提高服務的質量。做好檔案的管理工作,立足於民生開展檔案資源體係的建設,立足於法律和規範製定檔案管理程序。

二、加強農村勞動力資源檔案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於勞動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建立農村勞動力資源檔案,有利於促進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使勞動力轉移的過程更加順暢、更加規範化,從而優化勞動力資源的配置。從目前的情況看來,農村剩餘人口外出務工的途徑比較單一。從前,農村人口外出務工多經親友介紹。雖然現在的農民工漸漸傾向於尋找與自己的求職意願相符合的單位,但農民工和用人單位之間缺少溝通,這就進一步導致了招工和用工缺少針對性。這一方麵不利用於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一方麵還會使用人單位的成本增加。要將勞動力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就必須建立起農村勞動力資源檔案。一方麵,當地政府部門能夠對勞動力資源情況進行掌握;另一方麵,用人單位能夠方便地了解到農民工的信息,從而提高招工效率。

2.有利於農民工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

農民工大多來自於閉塞、貧窮、落後的地區,而且普遍學曆不高。因為受教育程度有限,所以農民工的知識儲備不足、個人素質不高。這大大影響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由於學識有限、素質不高,很多農民工職業道德意識薄弱,也缺少一技之長,隻能依靠出賣廉價勞動力來賺取生活費用。如果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資源檔案管理係統,每個農民工的個人資料、特長和工作經曆都能為用人單位所了解。由於農民工在勞動力市場上處於被選擇的位置,所以會有壓力催促他們不斷進行自我提升,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3.有利於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由於種種原因,我國的農民工在城市中一直處於邊緣化的位置。他們在城市中工作,但是戶籍在農村。由於缺少人事檔案資料,農民工的權益一直難以被社會保障體係所認可。目前,農民工權益受到侵犯的例子不勝枚舉。在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資源檔案之後,用人單位就一定要為農民工提供合法的人事檔案,以此作為雙方法律關係的證明。如果用工單位沒有充足的反證來駁回農民工的請求,又無法提供真實的檔案,則會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