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許陽斷案(3 / 3)

璃雅與李謙王紫陽二人互相對視,均覺住持所較為可信,馮兆察言觀色,立即對李謙道:“下官這就將那十來名僧人喚上來,每人棒打一頓,收回度牒,驅出石佛寺。”

王紫陽懶懶一笑:“你這縣令當的真輕鬆,還沒有確鑿證據,那些人也沒有心甘情願的簽字畫押,你就憑一己喜惡定了案麼?”

馮兆登時冷汗直流:“這……這……”

王紫陽手指敲著桌子,瞟了璃雅一眼:“馮大人沒轍了,你可有招幫幫他?”

璃雅笑了一聲:“我也是憑一己之念判斷住持被冤枉而已,至於如何破,我可沒那本事。”

然後倆人一起望向李謙,李謙微微皺眉:“如果今日不是我們恰好遇上,這種案子是不是就不了了之了?”

馮兆擦了擦額頭:“不敢,不敢。”

李謙已被貶為虔州司馬,宜安、撫遠縣令,照理根本管不到馮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李謙去虔州的因由,誰都不敢三年後會不會繼續回到永昌做宰相,況且他門生故吏遍布下,隨便一句話都可能要了他的頂頭官帽,所以麵對李謙,馮兆簡直比對著刺史還膽戰。

所幸李謙今日並非找他晦氣而來,簡單了幾句後並沒有再揪住不放,而是淡淡道:“多拿些筆墨紙硯來,你們都跟著我出來。”

馮兆不知何故,但不敢多問,隻著人盡快去備。

李謙帶著眾人走出廳堂來到院中,最後問了一遍:“住持接任時,你們確實親眼見過那筆常住金被交接過來?”

下方諸人齊聲回道:“親眼所見。”

“好,給他們每人一副紙筆。”李謙吩咐完,又讓眾僧在院中各自間隔一丈多遠排成一排。

“現在,請諸位將當日所見的常住金形狀樣子在紙上畫出來,並標明斤兩。”李謙平靜道。

王紫陽與璃雅撲哧一笑,院中僧侶也傻了眼,常住金本就子虛烏有,當著眾多官人衙役的麵,他們又沒法互相串通,隻得硬著頭皮畫起來。過了一刻鍾,衙役收上畫紙,隻見上麵有元寶,有銅錢,有金條,有銀餅,望著李謙不屑的臉色,一個個都低下了頭。

結案後,李謙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坐在馮兆後院廳內,捧著一杯茶慢慢啜飲,馮兆也端著茶杯作陪,卻一口水也沒喝,一直看著李謙的臉色。

喝完一杯茶,李謙才道:“隻將石佛寺的僧人強令還俗是遠遠不夠的,你轄內的寺院還有多少這種換一張度牒,披一襲緇衣,隻為侵吞良田、逃避賦稅、奴役貧民之人,一定要詳查。”

馮兆連連稱是:“明日下官就吩咐下去,徐陽境內所有寺廟庵堂,一律徹查。”

“當然,真正一心向佛的有道高僧,你們切勿攪擾。”

“是,下官一定核準了再辦。”

離開許陽縣後,璃雅心情特別暢快,不住誇讚李謙,卻見李謙並未有多少歡愉之色,不禁勸慰:“我知道,你對地方官員要求很高,所以有些心痛,但是下州縣那麼多,你不可能挨個去督導,隻能管好自己今後的一畝三分地,為他們做好表率。”

李謙歎道:“縣令是百姓的父母官,郡縣治、下治,欲使百姓安樂,惟在刺史縣令。父母官無才無德,將會直接禍及一方百姓,叫我如何能不憂心!”

王紫陽也勸道:“你把政的這幾年,對地方官的任命極為看重,比起前些年已經大為改觀了,我剛已打聽過,馮兆隻是懦弱平庸,為人為官倒是賢良勤勉,你也不必太過苛責了。”

與阿信會和後,李謙繼續東行,準備到齊州再轉頭南下,這樣可途徑河西,回家探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