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的國際環境質變了嗎?(2 / 2)

吳建民:中美關係、中歐關係、中日關係,共同利益在發展,這是一個大前提。領土主權問題無非就兩種辦法解決,打和談,我們讚成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和平解決爭端的遊戲規則,是聯合國憲章規定的,中國也是一直堅持。

羅援:有戰略問題和戰術問題。就像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戰略上是采取守勢,防禦態勢,但戰役戰術上,有時會采取一些行動。戰略和戰役有區別,全局和局部有區別。整體上要保持整個戰略機遇期,非常重要,非常難得,但在必要時,該出手時要出手,出手有多種可能。

吳建民:今天誰敢打中國,首先這個前提你就沒有看清楚。今天戰爭能解決問題嗎?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解決了什麼問題?中國現在領土爭端問題,通過戰爭能解決嗎?

羅援:他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最後被列強所欺負。

吳建民:以為打就能解決了,這根本是錯誤的。戰爭能解決問題?

羅援:反侵略戰爭能解決問題。

吳建民:現在有誰打中國?

羅援:現在有些國家已經對中國形成遏製。

吳建民:遏製跟打是兩回事。

羅援:沒有打的準備,他肯定要欺負你。中國近代以來,我們受侵略、受欺負就是由於沒有強大的國防。

羅援:打不起來是因為我們有強大的核力量,形成了一種戰略上的平衡,如果戰略失衡,這種危險性仍然存在。

邱震海:我們當然都是為了國家,為了和平發展。我問大使,您是主張中國軍力不斷發展,還是主張發展到一個度,然後慢慢維持適度的往上增長?

吳建民:度在什麼地方?軍事發展不是跟美國搞軍備競賽,蘇聯搞軍備競賽搞垮了,中國絕不能重蹈這個覆轍。跟美國一樣叫平衡嗎?那會把中國引向軍備競賽,是一條死路。

羅援:戰略上的平衡不是數量上的平衡。你有核武器,我有核武器,你是一個大指頭,我一個小拇指,這也是戰略平衡。我們不和美國搞軍備競賽,我們的戰略、戰略起點、戰略投入不一樣。我們可以搞不對稱的發展,但必須做好準備。

吳建民:在和平與發展為主的時代,誰舉起戰爭的旗幟誰倒大黴,美國就是這樣,中國絕不能重蹈覆轍。

羅援:但是放棄反戰爭的旗幟,誰更倒大黴。我們舉和平的旗幟,舉反侵略戰爭的旗幟。

吳建民:誰對中國要發動侵略戰爭?

羅援:沒有嗎?我們不願和美國打仗,但基辛格講了個非常精辟的話,如果美國真把中國當做敵人,中國就很可能是你的敵人。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