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探討(2)(2 / 2)

3.高校可以向企業推薦學生前去實習,通過一種長效合作機製使學生全身投入實習工作當中,感受企業氛圍,提前體驗職場,培養就業所需各種素質。

三、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需處理好的幾個關鍵問題

1.高校需合理設置校企人才培養體係。高校需根據課程所處階段的需要,設置所需的實踐模式。從校內實踐,認識實習,社會實踐到畢業實習,每個層次的實踐程度都是不同的,高校需設置自己的一套體係,層層推進,讓學生學以致用,進而進行理論創新進一步指導實踐。

2.高校需選擇合適的企業。企業作為培養模式的主要環境,承擔著很重要的任務。所以高校在選擇企業時一定要全麵而且慎重的考慮。一方麵,高校需選擇行業中大中型企業,這些企業需具有完備的管理設施,專業的員工素質,且企業需具有高素質的專門人員來對學生進行指導。另一方麵,被選的企業與高校的實踐目標上需具備較高的擬合度,否則學生實習不得要領,校企聯合培養人才也就是一紙空談。

3.加強校企聯合人才培養過程控製。由於這個模式包含的主體有三個,所以不管是作為高校還是企業都應該對學生實踐的過程加強控製。作為學校來講,要按照課程實踐目標,分配學生工作目標,使得學生不在企業盲目實習,懂得邊實習邊思考,另外,學校應該按期驗收學生的實踐學習總結。作為企業來講,要指派專人對學生進行指導,安排與學生實踐目標相一致的工作量,而不僅僅是當學生作為勞動力或者放任其不管。作為學生,要懂得在工作的過程將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加以應運,不懂的知識主動詢問企業專業人員以及校內老師。

4.實踐結果驗收。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習,無論是高校還是企業都應該對學生的實踐結果進行驗收並對其進行評價。學生通過實踐的總結,可以知道自己實踐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在以後加以改進。而高校和企業也可通過反饋更進一步完善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機製。

四、結語

我校通過與企業共建產學研聯合培養基地,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也經常邀請資深企業專業人才為學生講解疑難問題,並與企業合作舉辦多項活動,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使得培養出的人才更加符合社會需要。

參考文獻:

[1]餘興無,王衛星,陳玉榮.淺探校企聯合培養會計本科人才的實踐能力.會計之友[J].2009年第三期.

[2]範小紅,許斌,馬海龍.校企聯合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學校與社會[J].2013.

[3]寧濱.行業特色型高校產學聯合人才培養模式和機製的思考[J].2011年11期.

作者簡介:王豔(1989.8- ),女,山西省呂梁市人,研究生,會計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