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初布戰局(1 / 2)

“此計最後一招,還須我親力而為。”我又是賣了個關子。眾人聽我如此說了,竟一時猜不透我意欲何為。

“主公這最後一招意指何事?”郭嘉雖然頗有智謀,但一時也猜不透我這連環計的要旨。包括為何肯定張飛能賺開城門,包括為何肯定張辰會放棄夜襲空城而回軍。其實這也是是我對人性打的一個賭,張家家丁傾巢而出,而此時無大將坐鎮,軍心勢必浮躁。認出回援的是郡中親族,能緩解莊中防守不足的問題,便會迫使自己相信來者確實是援兵,無有其他。至於張辰的回軍,重點便是我欲使的計謀—空城計。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實際上是座空城,但我把事實呈現給張辰,那張辰便會懷疑城中有埋伏。再加上張飛大鬧張家莊,待到火起,張辰看後方有亂,想必也會無心戀戰,急於回軍。至於讓關羽張純待張辰回軍之時在出擊而不是來時便打,亦有這方麵的原因,張辰看自家火起,匆匆回援,軍心已亂。這時候再遇伏兵,一擊即潰。再加上趙雲趕來夾擊,則張辰回天乏力也。

給眾人解釋了這層原因,無不讚歎計謀精妙。

是夜,月黑風高,正是伏擊夜襲的最佳時刻。

張辰親自帶領兩千五百軍,入夜瞧瞧離開張家莊,摸向漁陽郡城。這次沒有再玩弄以往那些手段,便是因為我的所作所為已經徹底激怒了張辰。以往太守,稍不順從,便會惹來麻煩,而此次我卻屢屢毒打他的愛子張舉。這如何不讓護子心切的張辰大怒?想要報仇,單單劫掠鄉裏,製造動亂已不能平息張辰父子心中的怒火,因此二人要攻進漁陽城,拿了那太守,碎屍萬段才能稍解恨意。

由於漁陽沒有什麼稅收,因此養不了多少軍隊,而今太守手下一共也就一千多人,對於這張辰還是不甚在意的。畢竟太守初來,軍心不穩。加之郡兵多無操練,而且自己還有親族以為內應。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安排在郡兵中的親信,此時正在大牢裏抓虱子呢。因此張辰對此仗還是信心滿滿的。也正因如此,張辰才拗不過自己的愛子,聽了他的話,要斬張純。

其實張辰何嚐不知,張純在家丁之中,威望頗高,更是自己手下唯一一位大將。但如果讓自己在兒子和張純之間做個選擇,張辰無疑會選擇前者。本來自己對斬張純還有一絲悔意,但聽說了張純竟然被太守的人救走,並且投靠了太守,張辰頓時怒火中燒,恨不得立馬殺進漁陽城,拿了張純以及太守,五馬分屍。也許張純如果隻是單單逃跑,張辰還不至於如此大怒,但竟然投靠了自己的敵人,這便讓以忠義為本的古代人難以接受。孰不知,在他下令斬張純的那一刻,他和張純的恩義就已經斷了。

兩千多人行軍,雖然刻意隱身匿跡,但又怎能逃脫有心人的觀察?出莊十裏,張飛見敵軍已過,便和典韋領軍摸向張家莊。張家莊五十裏外的樹林中,關羽張純見敵軍已過,便沿路布置埋伏。而張辰此時尚未知曉,自己秘密偷襲漁陽,竟是在對方完全的掌控之中。直到依稀能看到漁陽郡城城牆上依稀閃耀著的火把,張辰才聚斂心神,鼓舞大軍,要一舉拿下漁陽城。

算準時刻,張辰到時,想必也是張飛典韋拿下張家莊的時候。暗探來報,張辰部已距漁陽不到十裏。這時我才告訴眾人,我的最後一招:單騎迎張辰。眾謀士聽到,雖然亦知此舉正是應正空城之計,但又怎能讓主公親身涉險?於是紛紛極力勸阻。

“諸位莫在相勸。強本在創業之初,若此時便行事惜身,日後又怎能得士卒效力?為將者當身為士卒表率,方能得上下用命。況且,若我不親去,又怎能嚇退張辰?若他強行攻城,則漁陽危矣。”聽我這麼說,眾人也深以為然。主公親自單騎相迎,那張辰必以為空城是假,誘敵是真。到時候再見後方火起,才會無心戀戰,急急退去。既然我都如此說了,眾人也都不再相勸,隻是忠誠之心欲濃,感歎得遇其主也。

十裏,八裏,五裏,三裏,一裏。漁陽越來越近。

張辰統帥大軍,到得漁陽,隻見城牆之上虛有火把旌旗,卻不見人影。雖是漆黑的夜晚,但城頭的火把卻照亮了城牆下的一切。張辰正自疑惑間,卻見城門大開。從中走出一騎,正是自己想要捉拿的太守趙強。此時趙強身穿重凱,手提丈許狼牙棒,胯下踏雪烏雛寶馬,出得城門,站在護城河邊,傲然看著自己。似是自己身後的兩千多大軍根本沒放在他的眼中。

我雖然表麵很是淡然,但隻有自己知道此時心中的緊張。雖然自己現在武力出眾,即便對麵千軍萬馬,自己都有能力脫身而出。但自己畢竟是和平年代穿越過來的,獨自麵對兩千多兵馬,心理上倍感壓抑。相信若換成張飛,即便他武力還不如我,他都不會有絲毫的緊張。“還是少經戰陣啊。自己現在的心還是不夠硬。以自己現在的勇武,若再能變成張飛他們一般鐵血,相信麵對再多的軍隊,都會視若無物。

平靜了下心緒。我拍馬上前道:“張莊主奈何來的如此遲也?本官已等候多時了。”

張辰聽到我的話,便知我早有準備。自忖今日想要攻進漁陽城已不可能。但是是誰走漏的風聲?本來計劃是今日斬了張純祭旗,明日才出兵的。自己臨時改變計劃,於今晚夜襲,這也就排除了張純泄密的可能。正自思考間,卻聽隨軍的張舉大喊:“狗官,你欺人太甚,吾父念你新來,本不欲相害,然你屢次辱我,今日便要你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