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張家之戰(3 / 3)

“將軍快快請起。”合該他張家要滅。站前竟還送我一位大將。雖然張純比起我現在手下的大將,有點不起眼,但在張家卻要屬於頂尖大將。如若張純留在張家,會給我帶來不小的麻煩。畢竟一個好的統帥作用不僅僅是以他個人的武力為判斷依據的,還要這人對整個軍隊的凝結力,而張純無疑是張家家丁中具有頗高威望及凝結力的人。相信張家要斬張純的消息在張家莊已經傳開,而想必張家那些個家丁對張辰也或多或少心懷怨憤。此時便是攻擊張家的最好時機。

須臾,眾大將及謀士到齊。皆與張純見禮一番畢。

“以張將軍之見,張辰此番失了大將,士氣低迷,近日還會動手麼?”張純初來,於禮我也應該表示下重視,更何況他對張辰了解比較多,這事也隻能問他。

“以純之所見,張辰不會拖延作戰時日,而會提早用兵。”

“張將軍為何如此肯定?”

“張辰雖稍有謀略,然心胸狹窄,今日典將軍公然截走在下,想必張辰比按捺不住怨氣,必會急於用兵,以期能捉回在下,以泄怨憤。”張純說的信心滿滿,顯然已是成竹在胸。

“張將軍意思是,張辰今晚便要偷襲?”張辰本是要在明天動兵的,張純既然說要提前,那隻能是今天晚上了。

“正是,恰才純已提及,張辰稍有謀略,亦知兵行詭道。以往扮作山賊燒殺搶掠,脅迫太守便是他的主意。而今其料定主公城池尚未穩定,且郡兵之中,亦有其家族親信,因此想必會夜襲。”

“如此正好。”

張純卻被我沒頭沒腦的一句話說的雲裏霧裏。

“關羽,張純聽令。”

張純聽到我竟然不以他新入的身份而懷疑他,第一次作戰就對他重用,頓時感激涕零。隨關羽出列大聲道:“在。”

“你二人點齊一千兵馬,出城於路埋伏。切記,來時放其過路,待彼軍回時,半路而擊”

半路伏擊張純自是知曉,不過這麼簡單的計策,張辰又豈能看不出來?又豈會沒有準備?不過礙於自己的身份,張純並沒有說出來。而且主公所言,待他回軍時再伏擊,主公又為何斷言,張辰會回軍?此時疑惑的不止張純一人,四位謀士加關羽趙雲也對我此舉不解。以我平日表現,不像是會用如此拙劣計謀的人啊。

我沒有理會眾人疑惑的眼光。而是繼續說道:“張飛典韋聽令。命你二人帶二百士卒,兼領幾名張家旁支詐稱逃匿,待張辰大軍去遠之後賺開城門。切記,不求殺敵,四處放火為亂即可。”漁陽郡有守軍兩千,即便除去張家那些親戚,還有一千七百多人,張辰想要來攻城,就算他有內應,也得帶兩千多人,因此在他莊中所剩家丁當隻有幾百人,相信張飛典韋兩個猛將,去搗搗亂還是沒問題的。有張家那些親戚帶路,想必賺開城門也沒有問題。料那些留下守城的家丁,也不知道我會借他們安插的內應用計。

“趙雲聽令,命你統剩餘三百餘軍士並新募鄉勇協助元直等守城。虛插旌旗,多布火把,以為疑兵。待張辰退去,於路尾隨,跟關羽部前後夾擊。”

“得令。”雖然隻是守城,但以區區三百人的守軍,並幾百的鄉勇麵對兩千多人的大軍,趙雲也意識到並不是大哥不重用自己,而是大哥太相信自己了。

聽到此處,不得不說此計環環相扣,倒也不算拙劣。眾人也紛紛釋然。但當聽到我最後一招時,眾人才感歎果真妙計。這一招也是這一計的關鍵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