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初入仕途(3 / 3)

我說完,貂蟬思緒萬千,張寧則是直接用行動說話, 三步並作兩步跑到床邊,也撲進我的懷裏。人生得此佳麗,夫複何求?

終於等到了皇上下旨封賞有功之臣的日子。那些朝中大臣,如黃埔嵩之類有功者,有幸在朝中設宴為之慶功,但像我這樣的白身,或是地方小吏,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了,甚至皇上的麵都見不到。朝廷隻是著人備了功績簿,記下一應功績,聽候封賞而已。有門路的可能做個小官,沒有門路,這聽候的世間就可長可短了。

這日黃埔嵩來訪,一同前來的還有個宣旨的公公。黃埔嵩臉上陰晴莫定,似有心事。難道是為了張讓為我求官的事?我自知遲早會有黃埔嵩察覺到的一天,因此也沒有表現出過於驚訝的神情。畢竟張讓為我求官,明眼人都能瞧出內幕。張讓唯利是圖,既然為我辦事,肯定是收到我的賄賂。但鑒於前幾日皇上的盛怒未熄,此時再也無人敢逆龍鱗。加上張讓推舉的人也正是黃埔嵩推薦的功臣,於是百官也樂得給黃埔嵩個順水人情。

因我發跡北地,因此張讓便為我求了個漁陽太守的位子。並特赦軍政自主,十年免稅。人皆言,此乃空言,並無實際好處。而我卻不以為然。事實上北地諸郡,因常年受外族侵擾,多年已無稅收。到現在,更是無人願意再去北地任職,但因為南北客商,販馬運糧的商隊多過漁陽,因此漁陽的人口還算不少,商業也沒有因為外夷的侵擾而顯衰敗。這對於我來說,就已足夠。朝廷免去十年朝貢,更是送給我大展拳腳的軍資。單憑現在我手下的幾元猛將,在北地定可保一方太平。沒了外族的侵擾,相信漁陽商業會更加繁榮,到時的稅收跟現在可是天壤之別。進貢給了朝廷那多可惜?

送走了宣旨的公公,我便主動跟黃埔嵩坦白道:“義父,如今朝廷賣官鬻爵眾人皆知,我雖不願為之,奈何若不如此,前途實在渺茫。有功之臣不得封賞,花錢買官卻得顯貴。強縱有淩雲之誌,若無起步之資豈不是壯誌淩遲?今雖行齷齪之事,他日隻要能為百姓謀,保一方水土太平,亦算是能彌補此間過錯。”有道是坦白從寬,事實就是如此,想必黃埔嵩聽到我的解釋也不至於大怒。

果然黃埔嵩聽了我的話,語重心長對我說:“此間關節,為父又何嚐不知,這倒也不能怪罪子穎。隻是日久如此,張讓等愈加驕橫也。為父按功,本欲為汝求為中原地區縣令,不想張讓竟直接求皇上封你為郡守。然東北苦寒之地, 更兼外族侵擾,雖官職顯赫,恐非命世之臣所能守也。子穎到彼,亦恐是險阻重重,為父怎能放心得下?”

本來看黃埔嵩表情不高興,還以為是因為我賄賂張讓而生氣,不想卻是在擔心我的前途。心中當下感動莫名,但我又不會做那小兒女之態,相信黃埔嵩也不希望我有那小兒女之態。如何才能讓他放心,讓他欣慰才是此時我應該做的。

“義父亦知強素有大誌,若北地蠻夷不能平定之,又何來勇氣,複言大誌?義父放心,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孩兒定還北地清平。”

聽到我的話,黃埔嵩不知可口,隻是點著頭道:“子穎有此大誌,為父便放心了。”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自此便是龍歸大海,興雲吐霧;決策於反手之際,征伐於諸侯之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前路坎坷,披荊斬棘我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