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HERACLITUS I “一切皆流”的宇宙觀(2 / 2)

現實僅僅作為活動著的東西填充空間和時間。它對於直接對象的作用乃是直觀的前提,而它僅僅存在於直觀之中。任何物質對象作用於另一個對象的結果,隻有當後者現在以不同於先前的方式作用於直接對象時,才能被認識到。此外並無所謂現實。也就是說,物質的全部本質是原因和結果(Wirkung),它的存在即它的活動。所以,在德語中,一切物質東西的總和被極其確切地稱作現實(Wirklichkeit),這個詞要比實在(RealitaC)確切得多。現實施作用於其上的東西始終是物質,也就是說,它的全部存在和本質僅僅在於合乎規律的變化,這種變化由它的一個部分作用於另一個部分而產生。因而,它完全是相對的,依照一種僅在它的界限內有效的關係而轉移的,就象時間和空間一樣。

5.2“一切皆流”的辯證

永恒的唯一的生成,一切現實之物的變動不居——它們隻是不斷地活動和生成,卻並不存在,赫拉克利特所主張的這一切,真是一種令人昏眩的可怖思想,其效果酷似一個人經曆地震時的感覺,喪失了對堅固地麵的信賴。把這種效果轉化為其反麵,轉化為崇高和驚喜,實在需要驚人的力量。赫拉克利特做到了這一點,其方法是考察一切生成和消逝的真正曆程。他在兩極性的形式中把握這個曆程,即一種力量分化成為兩種異質的、相反的、力求重歸統一的活動。一種質不斷地把自己一分為二,**為它的對立麵,而兩個對立麵又不斷地力求重新並合。普通人以為自己看見了某種凝固、完整、持久的東西,實際上,在每個瞬間,明與暗、苦與甜都是彼此糾纏、形影不離的,就象兩個摔跤的人,其中時而這人時而那人占據上風。在赫拉克利特看來,蜂蜜既苦又甜,世界本身是一杯必須不斷攪拌的混合飲料。一切生成都來自對立麵的鬥爭。確定的、在我們看來似乎持久的質,僅僅表明鬥爭一方暫時占上風,但鬥爭並不因此而結束,它將永遠持續下去。萬物都依照這種鬥爭而發生,正是這種鬥爭揭示了永恒的公義。

這是一個汲自最純淨的希臘精神之井的神奇觀念,它把鬥爭看作一種嚴格的、同永恒法則相聯係的公義的永久統治。隻有希臘人才會把這個觀念視為一種宇宙論的基礎。神話中的厄裏斯(Eris,爭吵的化身)被轉化成了世界原則。希臘個人和希臘國家的競賽觀念被從體育和競技,從藝術對唱,從政黨和城邦間的角鬥中引伸開來,成為最普遍的觀念,以致現在宇宙之輪繞它旋轉了。每個希臘人戰鬥起來都有一種唯他正義的氣勢,而一種無限可靠的判決尺度每時每刻決定著勝利垂顧何方。不同的質就是這樣彼此鬥爭,遵循著內在於鬥爭的堅不可摧的法則和尺度。人和動物的狹窄腦瓜深信萬物堅固耐久,其實它們甚至沒有一種真正的存在,在對立的質的鬥爭中,它們隻是擊劍的閃爍和火花,隻是勝利的光輝。

關於一切生成所固有的鬥爭,關於勝利的永恒交替,叔本華又作如此描述(《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第1卷第2冊第27節):

持存的物質恒常地改變形式,其方式是循著因果性的引線,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有機的現象都貪婪地擠向前台,互相掠奪物質,因為每種現象都想展現其理念。我們可以看到這種鬥爭遍布整個自然界,事實上,可以說整個自然界是依靠這種鬥爭才得以存在的。

接下來的幾頁對這種鬥爭作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印證。不過,描述的基調始終與赫拉克利特相距甚遠,因為對於叔本華來說,鬥爭是意誌自我碎裂為生命的證據,是這黑暗陰鬱的衝動的自耗,乃是一種絕對可怕、決非幸運的現象。這種鬥爭的場所和對象是物質:自然力量試圖互相掠奪物質,就象它們也試圖互相掠奪空間和時間一樣;而物質正是空間和時間通過因果關係實現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