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THALES “哲學之父”泰勒斯(2 / 2)

然而,泰勒斯卻說:“事物的實在不是人,而是水。”至少就他相信水而言,他開始相信自然了。作為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對一切神話和譬喻懷有反感。盡管他還不能清醒地達到“一切是一”這個純粹的抽象觀念,他還停留在一種具體事物的表述上,但是,在他那時代的希臘人中間,他畢竟是一個可驚的例外。

也許最傑出的俄耳浦斯教徒掌握了不倚賴具體事物而把握抽象觀念的技能,其熟練程度甚或超乎泰勒斯,但是,他們隻能用譬喻形式來表達那些抽象觀念。希羅斯的菲勒塞德斯(PherekydesausSyros)在時間上和在某些經驗性觀念上都接近於泰勒斯,他在表達這些觀念時也遊移於神話和臂喻相聯姻的中間地帶。例如,他竟敢把地比作一棵張開翅膀懸在空中的有翼的橡樹,天神宙斯在戰勝他父親克洛諾斯之後,給橡樹圍披上了一件他親手繡上田地、水、河流的富麗堂皇的錦袍。

和這種幾乎不能察悉的晦澀的譬喻式哲學思維相比,泰勒斯是一位無需幻想式寓言就洞察自然界底蘊的創造性大師了。如果說他在這樣做時雖則利用了科學和實證的方法,但時而又躍過了它們,那麼,這恰恰就是哲學頭腦的典型特征。

3.3哲學家特有的藝術

希臘語中指稱“哲人”的那個詞,從語源學角度看,可追溯到sapio,即“我辨味”,sapiens,即“辨味的人”,sisyphos,即“有敏銳味覺的人”。因此,在這個民族看來,一種敏銳的品嚐和辨選的能力,一種饒有意味的區別能力,構成了哲學家特有的藝術。

如果把那種在涉及自己的事情中善於發現成功之道的人稱為聰明人,那麼,哲學家不是聰明人。亞裏士多德說得對:“人們會把泰勒斯和阿那克薩哥拉所知道的東西稱作異常的、驚人的、困難的、神聖的,但決不會說它是有用的,因為他們不是為人類的利益求知的。”哲學通過選擇和析出異常、驚人、困難、神聖的東西而使自己區別於科學,就象它通過重視無用的東西而使自己區別於聰明一樣。科學沒有這樣的選擇,沒有這樣的“味覺”,它在不惜任何代價求知一切的盲目欲望支配下衝向一切可知之物。相反,哲學思維卻永遠立足於最值得認識的事物,立足於偉大重要的認識。無論在道德領域還是在審美領域,既然“偉大”這個概念都是可變的,那麼,哲學就是從給“偉大”立法開始的,一種命名活動和它緊密相聯。它說:“這是偉大的。”借此它提舉人類超越於自身的盲目無羈的求知欲望。它用“偉大”這個概念來約束上述欲望,特別是,它把最偉大的認識,對事物本質和核心的認識,看作是可以達到的和已經達到的。

當泰勒斯說“一切是水”的時候,人類就突破了單門科學的蠕蟲式的觸摸和爬行,以直覺洞悉了事物的最終答案,並借助這種直覺克服了較低認識水平的一般限製。哲學家試圖傾聽世界交響樂在自己心中的回響,然後以概念的形式把它投放出來。當他象雕塑家一樣靜觀,象宗教家一樣憐憫,象科學家一樣探測目標和因果關係之時,當他覺得自己膨脹為宇宙之時,他仍然保持著一種沉著,能夠冷靜地把自己看作世界的鏡子。這種沉著是戲劇家所特有的,他們把自己變化人別人的身體,從那裏說話,卻仍然能夠把這種變化移置出來,投射在寫下的詩裏。

辯證思維對於哲學家的關係,正相當於這裏所說的詩對於詩人的關係。哲學家為了記錄和固定住他的魔變,就抓住辯證思維不放。但是,正象對於戲劇家來說,詞和詩僅僅是結結巴巴地說一種異樣的語言,想用它來表達他所體驗和觀看到的東西一樣(這些東西實際上隻能直接用音樂和姿態來表達),用辯證法和科學反映來表達任何一種深刻的哲學直覺,這樣做一方麵雖然是傳達所觀看到的東西的唯一手段,但另一方麵也是一種可憐的手段,在本質上甚至是向一種不同領域和不同語言的隱喻式的、完全不可靠的轉譯。泰勒斯就是這樣觀看到了存在物的統一,可是當他想傳達這一發現時,他卻談起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