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進一步提升自身創新優勢力。目前,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與技術水平在全國居領先地位。在產業上,已建成了國內最大的光纖光纜、光電器件與激光產業生產基地。在研發上,有國內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並建有我國光電子領域唯一一家國家實驗室——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但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為了在市場上能夠獲得競爭優勢地位,武漢光電子信息企業還要尤為重視企業自身資源稟賦的建設,要充分利用武漢高校與科研院所雲集的人才優勢,結合企業自身擁有的產品、技術研發部門實現技術創新的強強聯合。同時,企業還應加大研發機構的經費投入比例,加強技術研發機構的建設,以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為基礎建成國家級重點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吸引國內外的人才服務於產業技術創新,進而進一步保持與提升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創新的優勢。
第七,加強技術創新的管理和製度的創新。圍繞研發機構的建立、產學研合作及技術轉移方式、創新團隊的培育和科技管理的創新,堅定發展方向及時調整發展思路,加強政府對產業發展的宏觀調控、企業家隊伍的培養、提高企業應對產業周期的能力,從而實施人才專利和技術標準戰略、形成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建立資本市場體係等方麵的研究,以推進技術創新的管理與企業製度創新。
第八,形成以自主創新模式的主體。在當今日益開放的國際環境下,雖然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但必須把自主創新作為科技進步的基點。武漢光電子信息企業作為“武漢·中國光穀”高科技企業的主體,自然也應當將自主創新作為技術創新的重點。技術創新能力是內生的,需要通過有組織的學習和產品開發實踐才能獲得。要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並使之轉化為自主的知識產權,就必須建立自主開發平台,培養鍛煉自己的技術開發隊伍,進行自主技術創新的實踐。通過自主創新提升產業素質,把資源稟賦決定的比較優勢轉化為核心技術的競爭優勢。因此,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應當立足於自主創新,在充分利用全球資源的基礎上,依靠自身的創造性努力來逐步解決所麵臨的核心技術問題,形成以自主創新模式的主體。
第九,認真研究產業自主創新的特色,形成武漢技術創新模式樣本。研究世界經濟環境大背景下國內外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狀況及其趨勢,對國內光電子產業競爭力與世界同類產業之間的差距進行比較;分析武漢光電子信息領域的科研水平和產業基礎,對武漢光電子信息企業現有的技術創新模式進行分析研究,指導企業選取與更新技術創新模式。研究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鏈的基本構成、企業規模、產品及其壽命周期的變化、產業鏈中關鍵環節對技術創新的要求等,分析產業鏈中影響技術創新的內部因素(包括企業決策層的思想觀念、科技研發體製、研發與市場及相關部門的協作以及企業經費安排、企業人員素質、技術素質、技術設備水平、人員激勵、企業文化等)和外部因素(包括國家的法律法規體係、社會的創新氛圍、產業政策、市場需求特征等),研究產業鏈中的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麵的合作動力、資金投入、利益分配、知識產權保護、科研與生產對接和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探索建立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的獨特創新模式的可行性及實施措施,形成有武漢特色的技術創新模式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