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章(1 / 1)

在我媽媽的那個年代,計劃生育空前的嚴厲,但是對於農村來說,重男親女的思想又根深蒂固。為了生個男孩,給所謂的家族傳宗接代,我年輕的媽媽,和當時許多未中男孩的婦女一樣,東躲西藏,遊弋於計劃生育這張大網之外,和它玩起捉迷藏的遊戲。

所以,我還在我媽媽的肚子裏的時候,就開始了人生漫長的流離失所的生活.

爸爸媽媽不止一次的向神靈和上蒼祈禱,祈求還在在肚子裏的我能多長個東西。(在我們那裏,生個女孩人們一般會說少長了個東西)。農村裏的各種土方法都試過,他們都說,這一胎一定是個男孩。這可吧我爺爺奶奶高興壞了,一逢閑時就提著家裏養的土雞來我外婆家看望媽媽,還一個勁的囑托要怎麼怎麼的吧自己養好些。

我奶奶生了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爸爸是家裏的長子,還有個小叔叔,本來不需要如此急著讓我媽傳宗接代的。可是我們家有些特殊,叔叔小時候一個疏忽掉進了火坑裏,臉上留下了一大塊疤。那時候家裏窮,叔叔又是這種情況,能否娶上媳婦都兩說,更別說傳宗接待了。所以爺爺奶奶把所有的希冀都放在了我媽媽身上。

我上頭還有個姐姐,由爺爺奶奶帶著。所以媽媽不敢回自己家養胎,生怕計劃辦的人強行把她拉過去墮胎。本來強行墮胎是犯法的,可是當時是非常時期,這種事常有發生,二胎媽媽一旦被發現,就會被計劃辦的人強行拉去,墮胎和結紮一並進行。這對還未生到男孩的家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所以,她們會拚命的躲,親戚家,娘家,甚至躲到外地去,為了生男孩,不惜傾家蕩產。

有時,計劃辦的人也會挨家挨戶的走訪,可家家戶戶的嘴都吧的很嚴,這種事大家心裏都統一戰線,不管是好友還是有過矛盾的鄰居,用他們的老話講:斷子絕孫的事,做了會遭報應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些人不信邪,或者說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的進步分子,他們會在背地裏想村裏打小報告。當然,這種事隻能背地裏悄悄的做,見不了光的,不然會被村裏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對於那時的農村,祖祖輩輩,男人傳宗接代延續香火,養老,祭祖墳,女人嫁於她家,從此有如潑出去的水,這樣的規律好像中國上下五千年都未曾變過。他們順其自然,生兒育女全憑自己做主。可是突然有一天,這種在他們看來再平常不過的事卻被生生的限製了,國家打著男女平等的口號號召被重男親女的思想熏染了幾世幾代的普通民眾隻生一胎,無論男女。當然,這樣的政策放到現在來說,基本全國人們都能夠接受,甚至還有思想更為先進的人在中國率先做起了丁克。可對於當時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來說,根本沒人能接受,生到男孩也就罷了,如生女孩那豈不是讓自己斷子絕孫了。

計劃生育這項政策比古時的苛政還讓他們恐慌,多生一胎,一旦被發現,村裏就來人了,個個人高馬大,有錢的話就罰錢,沒錢的普通人家就會被洗劫一空,如果什麼值錢的東西都沒有的話,那你家的房子就得多幾個窟窿。家裏有二胎孕婦的人家,怕起他們來,比怕豺狼猛獸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也有,因為種種原因沒生到兒子,但這樣的人家,在村裏安然無事便罷了,一旦與人家發生口角之爭就會被戳脊梁骨,什麼祖上缺德,什麼不是好人之類的話會把你罵的啞口無言。

所以,就有大群大群的孕婦,為了生個兒子,挺著大肚子,拖著笨重的身子東家躲西家藏。過著有家不能回,有喜不能說,一有風吹草動邊把腿就跑的擔驚受怕的生活。

她們是農村裏可悲的一代人,從祖上就傳承下來的封建思想蠶食著她們的靈魂。她們從生下來的那一刻,就被父輩們定義好了這一生的職責,生兒育女,操持家務。所以她們大多都讀書少,上個一二年級,能識自己的名字,能數幾個數就差不多了,用他們的話說,女兒家的讀那麼多的書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嫁到別人家去了。當然也有能夠打破命運的禁錮的奇女子,可惜我從沒聽說過。她們也是可憐的一輩人,亙古未見的計劃生育無疑讓她們的精神和身體經受著雙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