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文學》論壇網友留言(之二)(2 / 2)

——石慶濱

鞍山這座鋼鐵之城不隻有輝煌……大地震給這座城市帶來的苦難至今依稀可尋。地震之苦誰人不知?預警之難,舉世公認。海城大地震的預警可謂人類與地震的抗爭史上的一次小小的勝利。了解地震的前兆,了解災難中的求生方法尤為重要!感謝作者與《北京文學》(5期)對海城地震預報的關注……

——鞍山詩人

今年第1期刊登的《當下中國文學之我見》(作者肖鷹)寫得非常深刻、坦誠,是近來我讀到的一篇少見的關於中國當下文學的評論,很受啟發。

——康德武

《北京文學》很有權威性,多年來刊發了許多好作品,質量極佳;而且每篇小說後麵都配有批評或創作談,非常有利於讀者、作者與編輯三方的溝通。同時,各種文學體裁在這裏都有展示的空間。此外,該刊物價格適度,一般讀者都能購買。這在當前許多文學刊物大麵積縮水、價格提高的情況下,實屬難能可貴。可是,刊物選稿門檻太高,作者老齡化、著名化嚴重。雖開設“新人自薦”,可是杯水車薪。希望該刊物有所改進,再接再厲,同時能否適當同意電郵?有時,郵信太費勁。

——青鬆

一次過年回家,上車前買了一本《北京文學》。我還記得那本雜誌“文化觀察”討論的是醫改,小說刊登的是葉廣芩老師的《逍遙津》。火車上的那幾十個小時因為《北京文學》不再枯燥乏味。後來,閱讀《北京文學》就成了習慣。今年是《北京文學》創刊六十周年,真心地希望她越辦越好!

——阿飛

今上午剛寫完一篇小小說,郵遞員便送來了一本厚厚的牛皮信件,是北京文學寄來的樣刊。打開一看是兩本5期刊物,翻到106頁,驚喜地發現:名師(外一篇)……墨村。原來的目錄上沒顯示有外一篇,這外一篇是《打賭》,哈。感謝責編王秀雲老師!

——墨村

《北京文學》作為純文學刊物,能不遺餘力地重視新人、推薦新人、發表新人的作品並加以點評,在國內諸多刊物中恐怕找不到幾家了,這足以證明《北京文學》的編輯們有著嚴格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職業操守。向《北京文學》的編輯們致敬!能俯下身來跟讀者交流,也是《北京文學》的一大特色。我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北京文學》!

——丹房主人

責任編輯 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