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3日
從我回國後,到我出去工作之前的這段時間,一般都會待在家裏,消磨時光順便養精蓄銳。我們住在家屬院裏,旁邊就是老爸上班的辦公樓。平時老爸會在在食堂吃飯。單位的食堂很是可口,每天都不重樣,便宜又實惠。自從我回來以後,老爸說是要好好品嚐我的手藝,其實我知道主要為了在家陪我吃飯的,所以會盡量中午在家吃。於是小廚娘上線。每天中午我都會盡量做出一些好吃的家常菜,讓老爸不至於夥食水平下降很多。這對我來說是一件應該做的事情。
我的爸爸溫柔又細心,同時也很內斂。他可能不會很直接的說愛,但他的愛表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可以細心到發現我的麵膜用完了,連著兩天晚上提醒我要記得買麵膜。從小到大,我的任何要求,老爸都會滿足我。是我的英雄,也是我最依賴的人。比起這些,我中午做些家常小菜,又算的什麼呢?
每天中午老爸回家,飯菜基本擺在桌上了。他會很自然的和我坐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然後去午睡。一切都那麼的正常。但是漸漸的我發現,他在我麵前的淡定,在別人麵前卻不是這樣。他會很欣慰的給我媽說,女兒今天做了我最愛吃的某某,我吃的比在食堂吃的舒服多了了;他會很驕傲的給奶奶說,寧寧中午給我做飯,做完之後就讓我去趕快休息,自己又把碗洗的幹幹淨淨;他還會很心酸的給自己的朋友說,每天中午一進門,看到熱氣騰騰的飯菜,看見坐在餐桌旁的我,就不由得感動,然後就會想到這樣的日子將來越來越少,希望時間變得慢一些。
我很驚訝,因為他在我麵前從未表現出來。我以為他沒有在意。其實,一樁樁,一件件,他都記在了心裏,而且驕傲的分享給了身邊人。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今年前半年,我在一個留學機構工作了四個月。第一個月工資剛發出,我給老爸買了一件運動短袖和運動褲。老爸時常會飯後出去走走,但是沒有一套正兒八經的運動服。拿到手後,老爸很是喜歡。幾乎今年整整一個夏天,他周末外出,或者飯後走路,都隻穿這一件衣服。
想到這些種種,本來中午做飯會拖拖拉拉的我,今天幹勁十足。冰箱裏有媽媽包好的小餛鈍,做些酸湯,給老爸來一碗酸湯餛鈍。肯定特別有味。在我還有時間和條件可以多陪陪爸媽的時候,一定要珍惜。
吃完飯,老爸躺在床上午休。像以往一樣,他又要我和他一起休息。我早已經沒有了午睡的習慣,但老爸總會堅持希望我躺在他身邊,哪怕玩玩手機也行。我很順從的躺下了。我的老爸一直是一個很不喜歡獨處的人。我不在家的時候,媽媽出差或者去外婆家住,他可以誇張到去住酒店。他很不喜歡一個人待在家,用他的話就是“覺得很沒有意思。”像個小孩子。我總在想,這樣的老爸一定很希望我將來可以留在他身邊。哪怕嫁出去,也可以嫁的近一些。畢竟,我是他唯一的女兒。
之前快畢業的時候,和楊老師討論過很多次未來的發展。他更傾向於留在美國,畢竟他在這邊別我還多待兩年,對這裏的風土人情和生存法則比較熟悉。再加上口語流利,用他的話說留下來比較容易。我從未想過留下。隻想著盡快學完歸國,守在爸媽身邊。爸媽供我出去讀書,我去了他們沒去過的地方,看了他們沒看過的風景。現在我即將完成學業,想回去將我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也分享給他們,將來也帶他們出去走走。爸媽年齡越大,對我的依賴也就越強烈。我想讓他們在可以隨時看到我的地方,這樣他們安心,我也安心。
我最終說服了楊老師,一起回國了。回來這近一年,我遇到太多人說,我兩回來很可惜,應該留在外頭。不為別的,就看現在國內的空氣質量多麼的差。我也有過晃神,但每次看到爸媽因為我的回來欣喜著,這才是我最看重的。
身邊的老爸已經熟睡。我偷偷起身溜回自己的房間。半小時後,老爸起床。一邊嘟囔著我怎麼又偷跑了,一邊準備著下午上班的東西。出門前,他從陽台拿了三個獼猴桃,一個蘋果,一個梨擺在桌麵上,叮囑我冬天氣候幹燥,下午在家要多吃水果。臨走前還給我燒了壺熱水。我看著桌上的水果,聽著廚房水壺咕嚕嚕的聲音,午後的陽光灑滿整個客廳,我置身其中,感覺從裏到外,都是暖洋洋的。有爸媽在身邊,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