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
文摘
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是政府的法定義務,是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要以人為本,以方便學生就近上學和提高教育質量為第一目標,充分考慮當地農村地理環境及交通狀況、教育條件保障能力、學生家庭經濟負擔等因素,充分考慮農村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努力滿足農村適齡兒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的需求。
堅決製止盲目撤點並校,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撤並程序。經曆了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大規模撤點並校運動,現有的農村中小學在數量上已經很少,對農村義務教育帶來了嚴重問題。所以,對已經撤並的學校或教學點進行評估,確有必要的應當恢複。對即將撤並的學校或教學點,要征求學生家長的意見,多數學生家長反對的,不得強行撤並。學校撤並應先建後撤,保證平穩過渡。對因學校撤並不當引起嚴重不良後果的,要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對保留和恢複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和教學點,地方政府要采取多種措施改善辦學條件,著力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需要寄宿的學校,要按照國家或省級標準加強農村寄宿製學校建設和管理。要認真落實《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切實保障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
(摘自《就近入學原則與農村教育改革》,作者吳鵬、秦冠英,原載《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