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該效仿還是忌憚北京?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6月20日發表題為“我們是該效仿還是忌憚北京?”的文章,作者:觀察員亞曆山大·格裏申。全文摘編如下:
北京女導遊告訴我:“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本國人口的具體數字。農村有很多未上戶口的孩子,究竟是幾千萬還是上億,我們不得而知。”
中國人不喜自吹自擂,蒙騙他人。她很誠實地向我解釋,為何平均月工資僅有四五千元,但眾多北京人都開著奔馳、寶馬和大眾,因為幾乎人人都有外快,或是經營自己的小生意。以教師為例,他們放學後仍會開班授課,賺學生的錢。而不管是矮樓還是高層住宅,底層都辟為商鋪出租,雖然麵積不大,但可以賣花、修鞋、出售大白菜或者美發,每個來到中國的人,都會感到震撼。
有人驚訝於北京、上海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它們作為國際大都市已名聲在外,但在地處內陸的重慶也能目睹類似街景,就相當難得了。有人則對省會城市全球頂級奢侈品牌名店林立與貧民區髒亂差並存而深感訝異。
令我驚訝的是居然能在一個小縣城欣賞到聲光電特效突出、舞台設計和導演水平均堪稱一流的大型露天表演,以及四通八達,將西南重鎮重慶與其他省份連接起來的公路。當天,我們驅車逾400公裏,經過了草原、山區和隧道,路邊是精心修剪的灌木叢,整齊的行道樹。
好幾百公裏都是如此,而且形狀都修剪得一模一樣,令人歎為觀止!
中國正處於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不僅是商業區的摩天大樓,更有高層住宅拔地而起;工地不隻是零星分布,而是覆蓋整個街區。拍照取景時,我們很難躲過隨處可見的塔吊。中國的施工速度是無與倫比的,隻有親眼目睹,才能真切地體會到這一視覺衝擊。
今日的中國很像一輛鉚足勁前進的自行車,或許會因道路上的小坑而跌倒,但它不能停下腳步,否則就會摔倒。
持續多年的經濟騰飛令中國的生產率迅速提升,勞動力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對西方公司而言,10年前,不高的薪水就能吸引中國工人,如今這恐怕無人問津。外國投資者開始悄然撤離,尋求更為理想的投資樂土。中國公司也不例外。如今,中國市場上的一些商品雖然看起來像國貨,但實際上卻是越南製造,如紡織品及輕工業產品。
中國已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玩家,它將繼續走向何方?
中國人經常說,中國人口太多,麵積太小。這難免引人警惕。不能輕信某些專家的話,即俄羅斯的生存條件比中國惡劣得多,喜歡溫暖的中國人不會對這個北方近鄰感興趣。
不過,中國人不願與俄羅斯、日本或美國爆發任何軍事衝突,至少在敵人導彈能夠穿透中國反導及防空係統的當下,這是毋庸置疑的。
對中國的鄰國而言,北京仍有希望不再令人生畏。前提是中國政府放寬對互聯網的監管,電視台繼續在廣告及時尚綜藝節目中宣揚消費主義價值觀,鼓吹個人主義。部分電視台的確肩負愛國主義教化的使命,但這樣的電視台數量有限。大部分中國廣告在向觀眾灌輸如下理念:“我會滿足自身需求,整個世界將拭目以待。”
因為涉世未深,外加崇尚冒險是民族天性,中國年輕人或許會接受上述的外來價值觀,並奉為圭臬。屆時,中國篤定會成為一個大型發達國家,不過它未必能夠發揮所有潛力,打造出“偉大中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