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企業負債經營(2 / 2)

2、企業的息稅前利潤率大於負債成本率是企業負債經營的必要條件,當息稅前利潤率小於負債成本率時,企業就不能負債經營,企業就會虧損甚至破產。所以息稅前利潤率等於負債成本率時的負債是企業負債的臨界值,企業負債規模應以不超過臨界點的數額為限。

3、資產負債雖然高於同行業水平,但能控製權益資本不被債權人收購。因為債務大於權益資本,就存在被債權人低成本收購的風險,所以負債規模的臨界值應使負債等於權益資本。

4、對一個企業債務數量的適度進行判斷時,可以將其新增債務前後的權益率進行比較,在企業負債資本結構確定的前提下,如果新增債務後企業的權益資本收益率大於未增債務時的權益資本收益率,則可以認為此時債務數量適度:反之,債務量過大,應當減少負債規模。

5、使企業綜合負債資金成本率最低。首先,先選擇眾多可行債務組合方案,然後計算每個方案的綜合的負債資金成本率,相互加以比較,以綜合的負債資金成本率最低的作為最佳債務結構方案。計算公式如下:綜合負債資金成本率=∑某項資金成本率 * 該項資金占負債資金的比重)。

6、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企業可通過以下指標進行分析: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包括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一般要求流動比率為2:1;一般要求速動比率為1:1。長期償債能力指標主要指資產負債率,通常,企業認為資產負債率為30%時,企業經營較安全;為40%時,對企業經營較合適;超過50%時,資金周轉將會出現困難,債權人將考慮不再增加負債。

(二)企業負債應該考慮的重要方麵

1、培養優秀的經營管理人員是企業合理負債經營的先決條件。根據相關資料,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就更談不上正確進行負債經營,促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2、企業負債經營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籌集資金後怎樣管理好資金用好資金。這就對企業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說,企業在進行投資時,應該盡量選擇見效快、投資少同時收益高的項目,從而可以保證企業資金的快速周轉。此外,企業還應在產品結構、質量、經營、工作效率等方麵統籌規劃,完善企業製度,實現企業管理最佳狀態,提高資金使用率。

3、企業可以投保,將涉及金額較多規模較大的經營活動委托專門機構完成,將風險轉由保險公司承擔。此外,還可將不良債權轉股權,這一措施可以使企業和債主的處境都得到很大改善,達到“將債主變成股東,共同搞活企業,達到雙贏”的目的。

四、結語

企業進行負債經營, 在享受它給企業帶來的好處時也會承擔相應的財務風險,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合理利用負債,適度負債經營,使負債資金在滿足生產經營活動的條件下,又不至於造成負債資金過多給企業帶來的風險。當然,不同類型的企業必須針對本行業本企業的特點和經營格局,尋找適合本企業實際情況下的適度負債的標準,充分發揮負債的節稅效應,嚴防負債經營風險,達到改善企業經營條件、增加企業財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