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設計作品的原創性(構思、功能、電路、指標等方麵的創造性等)(15%)。
(2) 設計作品的功能、指標設定的合理性和完備性(20%)。
(3) 設計作品完成程度(包括主要功能和技術指標等)(30%)。
(4) 答辯過程中回答問題的正確性、準確性和發揮(15%)。
(5) 設計報告(20%)。
評價將設計難度和工作量乘以一定的難度係數,難度係數在1~1.8之間;以自願為原則,鼓勵學生對自己的設計進行5~10分鍾的講解,對表現優秀者給予10分以內的嘉獎;從分值分布的情況可以看出,我們更強調體現學生創新潛能的因素,如設計創新性、構思獨特性和合理性等(占35%)。優秀的設計作品或研究內容將被選擇參賽或推薦,教師還就有關內容指導學生申請國家級或校級大學生科研創新項目,對於半成品或未成品,教師會提出修改意見,並提供技術指導。
3實踐成果
近幾年來,利用嵌入式競賽的機遇和挑戰,通過組織備賽工作,我校電氣信息、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在嵌入式係統工程實踐能力、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麵有了極大提高。報名參加嵌入式競賽的人數逐年增加,2010年已達到近200人。嵌入式多核技術實驗室創新教育如火如荼,我校成為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三創”教育先進模範之一。以下是我校取得的一些成績:
(1) 以嵌入式係統與綜合設計作為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電子綜合設計實驗教學團隊在2009年獲得武漢大學首屆唯一團體傑出教學貢獻校長獎;
(2) 我校學生在近幾年的各項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在2006年嵌入式競賽中獲得全國三等獎3項;2008年嵌入式競賽中獲得全國一、二、三等獎各1項。
(3) 我校教師積極探索“備賽中擴大嵌入式競賽受益麵”的教學方法,促進了實踐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僅2006~2009年,競賽指導小組教師指導本科生全國大學生創新設計項目5項,校級科研項目30餘項,部分項目已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科技驗收。
4結語
以嵌入式競賽為契機,依靠積極備賽所形成的優勢資源、創新環境及學生互助機製等,能讓更多的學生直接從中受益,促進創新人才培養,我們將堅持不懈地探索下去。
參考文獻:
[1] 崔金鍾,盧顯良. 通過國家競賽促進“嵌入式係統”課程實驗教學的改革[J]. 計算機教育,2007(5):39-41.
[2]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係統專題邀請賽”係列報道之二[J]. 計算機教育, 2008(13):118-119.
[3] 周家倫. 創新型人才培養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J]. 中國高等教育,2006(5):38-39.
[4] 侯曉峰. 嵌入式係統邀請賽:不僅僅對學生有益[J]. 計算機教育,2006(5):9-10.
[5] 王勇,葉敦範. 依托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 中國地質教育,2009(1):145-148.
[6] 蔣磊. 教師在嵌入式係統邀請賽中的作用和角色[J]. 計算機教育,200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