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礎實驗項目開放。這類實驗項目主要針對低年級學生,注重對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應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為以後做好後續的創新實驗奠定基礎。
由於各地中學的條件相差很大,彼此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大一學生的實驗基礎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在規定的學時內能很好的完成實驗,有的同學則無法完成。為此,利用實驗室空閑時間,向這部分同學開放,讓學生自由地來做實驗,以盡快彌補學生實驗能力的欠缺。
(2) 綜合設計性實驗項目開放。綜合設計型實驗項目是一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過程,具有以下特點:實驗技能綜合性(應用多種實驗技能才能完成實驗)、實驗操作獨立性(學生自己查資料、定方案、自行開展實驗)、實驗過程可思考性(實驗有多種方法,學生可選擇自認為合適的方法)。在此過程中,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麵,采用不同方法進行實驗設計,這能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實驗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使他們學到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
(3) 自選實驗項目開放。這類實驗項目主要結合學生興趣愛好,鼓勵學生自選實驗研究課題,在開放實驗室中完成課題的方案設計、實驗裝置安裝與調試、完成實驗課題研究。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更大的自由度,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實驗積極性。
(4) 科研項目開放。這種類型的實驗項目主要是指教師的科研項目向學生開放,積極吸引學生參與到科研項目中來。讓學生較早地接觸到實際科研項目,從中體會到一項科學研究工作的全部內涵,掌握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科研工作能力。
2.3實驗室開放的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模式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有主導地位,學生處於被動狀態,這就不利於充分發揮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難以實施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綜合設計能力的培養。所以必須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3]。
(1) 注重引導。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對於每個實驗,教師必須講清該實驗在生產、生活的實際應用,使學生切身體會到其實用性及重要性。采用設疑、質疑的手段來引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去解決,來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
(2) 組織討論。組織好課堂討論,課堂討論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實驗課開始時,教師針對一些關鍵問題提出並展開討論,學生經過深入思考,力爭解決預習中不明白的問題。特別是實驗後也必須開展討論,指出學生在實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歸納各實驗操作的基本方法,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3) 啟發教學。采用啟發式教學,從預習到上機實驗,教師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並注意啟發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如學生實驗遇到問題時,教師切忌把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直接給出來,而要采用啟發引導方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教師的指點,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
(4) 構建網絡化平台。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實驗輔助教學,如學生可以在網上進行選擇實驗項目、實驗時間及實驗教師,可在網上進行實驗預習,與教師討論問題,教師可在網上批改實驗報告,公布實驗成績等。網絡化實驗教學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方便,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3實驗室開放實施的條件
開放實驗室雖然克服了傳統試驗教學模式的弊端,但會帶來一些新的問題,為了真正落實開放實驗室,保證實驗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麵提供保證措施[4]:
(1) 改革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方法。在實驗教學內容改革中,除了應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外,更重要的是改變實驗教學內容和理論教學的一一對應關係。實驗教學應緊緊圍繞能力培養構建內容體係,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以及查閱文獻資料的機會。
實驗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對於驗證性實驗項目,應著重對學生的基本實驗方法、實驗技能進行指導和規範;對於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應著重幫助學生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在實驗教學中處於中心地位。實驗項目既要有麵向低年級學生設定的基礎性實驗項目,也要有麵向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設定的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項目,還要有麵向高年級學生的科研性質、自擬題目的實驗項目,更要有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實驗項目。充分開發實踐性應用性更強的實驗,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研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