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管理信息係統麵臨的問題,提出多課程融合的教學方法,介紹該方法的實施方案,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課程融合;基於工作過程;管理信息係統
1問題的提出
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形式,高等職業教育近幾年發展迅速,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研究也受到廣泛關注。各種教學法的實踐與相應教材的問世,都有力推動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然而,就現狀而言,高職高專的教學仍存在諸多不足。
首先,雖然現階段的教材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各門課的教學仍各自為陣,采用單一的教材,無法將不同課程的知識點貫穿在一起,即便是采用項目教學法,仍無法打破課程間的界限。
第二,教學中雖然強調實踐,但往往僅限於某課程甚至某教材的實驗。學生對單一課程的實驗能力雖有所加強,但如果項目需要應用多課程的知識點才能完成時,學生往往表現出較弱的實踐能力。
第三,缺乏團隊教學機製。班級課程與教師依然是一對一關係,某一教師被指定承擔某班某門課的教學任務,而不是多個教師共同講解某些內容。這樣無法發揮教師的優點,從根本上實現教師的團隊教學。
最後,現有的考核方式也需要改進與加強。
本文以管理信息係統的教學實踐為例,探討多課程融合的教學方法。
2多課程融合教學目標
高職高專教學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實踐能力不應該也不能理解為單一課程的實驗能力,而是
學生綜合應用不同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多課程融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就是要打破課程內容的界限,根據管理信息係統的開發過程融合多課程內容,考核時模擬信息係統開發的管理過程,強調過程管理能力的提高。在教學方法上,結合管理信息係統的開發要求,重點訓練學生應用不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實行動態教學,始終以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為目的。就教學過程控製及教學內容的編排而言,與基於工作過程的思想是一致的。
3多課程融合教學實踐
為了避免教師獨立教學導致的課程割裂,部分內容在不同課程中重複講解,部分內容所有課程都不講的現象,必須對相應的內容及學時安排作必要的調整[2]。在管理信息係統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通過融合多門課程的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各門課程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高等職業教學質量。具體措施如下:
3.1融合多課程教學內容
和管理信息係統開發相關的課程有軟件工程、軟件文檔寫作、VB.NET數據庫編程、關係數據庫和SQL、軟件測試、程序設計語言等,涉及多個教師,傳統教學通常由每個教師負責某一門課程,獨立教學,教師間的溝通很少。學生獨立學完每門課,卻很難綜合應用多門課程的知識解決綜合性問題。而使用融合多課程內容的教學方法,則可以使學生了解不同課程知識點間的聯係。比如,軟件工程的教師經常發現,對授課過程中布置的案例,學生一開始提交的作業雖然功能都已經實現,但存在著界麵設計很隨意、程序代碼編寫不規範等諸多問題。這主要因為學生學習某門MIS係統開發語言時,任課教師往往著重從語法角度考查學生是否實現了程序功能,忽視了軟件工程要求的規範編程、重視軟件質量、設計先行等,認為軟件工程課上會講。而通過融合編程規範,教師一開始就統一講解分屬兩門課程的內容,而不是分兩次講解,學生就不會造成理解上的脫節,一開始就養成了規範編程的好習慣。
3.2以項目的形式教學
傳統教學往往在最後一學期進行畢業設計,學生隻有在這個階段被要求將所學的部分內容有機地聯係起來,因此往往不知所措。這是因為有些知識點的學習時間與應用時間間隔太長,而且以前從未進行過將不同課程內容聯係在一起的實驗能力培養。畢業設計雖然提高了學生將所學知識聯係起來的能力,但內容實在太少且時間實在太短。
多課程融合可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不同知識點的能力,讓學生盡早進行類似畢業設計的實踐。教學過程均以項目的形式出現,所涉及的項目從易到難,逐步提高,學生不斷提高實踐能力,而簡單、基本的內容會不斷重複,從而達到不斷鞏固、加深理解的目的。例如,要設計平時成績管理係統的平時成績錄入模塊,在需求分析時,可以引導學生掌握需求分析技巧,了解業務,整理出需求分析說明書,設計測試計劃;在設計數據庫時,可以引導學生掌握範式,比較各種數據庫管理係統的優劣,應用PowerDesigner設計ER圖,設計測試用例;在實現階段,可以引導學生掌握結構化程序設計,注重界麵設計風格,學會規範編程,認識掌握具體控件的應用場合和技巧,掌握單元測試的技巧等。這樣,課程案例體現了連貫性,強調的是一個有機的係統,而不單單是一個獨立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