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考核方式也存在很大差異。國內教師通常要求學生提交係統或程序,教師根據自己的評定標準打分。這種考核方式隻需要麵對教師的評定標準,根據需求填寫報告並準備一個可運行的源程序,所以容易導致雷同。教師事先設定的評分標準也有局限性,不容易發現個別學生的創新思想和觀點。澳方教師除了檢驗學生的需求分析能力、C++程序設計能力,也會考核他們的表達能力。因為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一樣重要,甚至於更重要,所以各個公司的招聘除了必要的筆試外,最後的錄取總要通過麵試決定。學生不但要完成需要分析、程序設計,更重要的是要將自己的理解和設計思路展示給大家。如果學生有能力將同樣的思想和設計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並得到其他學生和教師的認可,就會避免雷同,閃現自己的智慧。
3結語
C++課程是計算機本科教育中為培養學生編程能力而開設的重要課程。本文通過對比中國和澳大利亞教師為該課程布置的課程作業這一實例,從微觀的角度探討了中外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考核方麵的差異,希望能夠對同行們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 江潭瑜. 中外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與借鑒[J]. 特區實踐與理論,2007(4):61-64.
[2] 鄭麗君,王明德. 中美高校教學計劃管理的比較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07(1):56-58.
[3] 時敬華,陳永進. 中外高校教學科研觀念的特征分析[J]. 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1,23(5):101-102.
[4] 趙昱. 中外高校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及其啟示[J]. 青年文學家,2009(03):39-40.
View of Teaching Differences from C++ Course Work of Chinese & Australian Teachers
GAO Ming-xia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China)
Abstract: C++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computer undergraduates to improve software developing ability. Author surveys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goals, methods, and evaluation between China & Australia after comparing C++ course work of Chinese & Australian teachers in the paper.
Key words: C++; course work; teaching difference
(編輯: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