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瑟威:投資失寵的黃金(1 / 2)

海瑟威:投資失寵的黃金

專欄

作者:陳予燕

托克維爾黃金基金(Tocqueville Gold Fund) 聯席經理約翰·海瑟威(John Hathaway)管理著16億美元的資金。他是黃金的長期投資者,自1998年托克維爾黃金基金成立以來,他一直管理該基金。 2014年年初至今,托克維爾黃金基金的總回報率為37.48%,位列晨星同類排名前12%。其15年年均回報率為13.86%,居同類排名之首。

黃金和礦業股已失寵,但這也是托克維爾黃金基金(Tocqueville Gold Fund) 聯席經理約翰·海瑟威(John Hathaway)看漲黃金的一個重要原因。

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之後,黃金成為一種受歡迎的投資選擇,因市場擔心央行超發貨幣會造成貨幣貶值。從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6日,黃金價格漲幅高達70%,達到最高點1921.17美元每盎司。而2013年年底跌至1183美元??每盎司。

《巴倫周刊》近期采訪了約翰·海瑟威,海瑟威預計黃金前景一片光明,他正選購了一些管理良好的礦業公司的股票。

《巴倫周刊》:您怎麼看當前的黃金價格和礦業類股票?

海瑟威:受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定逐步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等影響,黃金價格一路下跌。6月份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最近一次會議之後,黃金價格又開始走高。這次會議有別於之前的11次會議內容,之前會議時都是一討論逐步退出量化寬鬆政策,黃金價格就會大幅下跌。

貴金屬礦業公司的股價已領先於黃金價格,這也讓我倍感鼓舞。和過去幾年不同,黃金走勢一直跑贏其他貴金屬,2011年達到頂峰。現在,我們看到黃金價格又跑贏其他貴金屬,這就是好兆頭。

《巴倫周刊》:為什麼呢?

海瑟威:所有的市場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如果投資者看漲黃金價格,那麼黃金股的走勢就會提前發動。而當金價持續走高,在2011年創下曆史新高後,股價再上漲很明顯就吃力了,這就是黃金價格不能再持續下去的征兆。

如果黃金價格上漲10%,黃金采礦業的盈利增幅可達25%,但各家公司會稍有不同。在某種程度上,礦業股堪稱是黃金期權。

《巴倫周刊》:您最近在致基金投資者信中提到,“促使貴金屬強勁上漲的催化劑有很多,但時機卻難以把握。”能否解釋一下?

海瑟威:時機確實是很難把握的。在致投資者信中,我提到在金融市場中可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東西。任何一個因素都有可能是改變黃金市場心理變化的催化劑,包括股票市場遭遇熊市、通脹上升、地緣政治問題等。

《巴倫周刊》:您主張投資黃金的理由是什麼呢?

海瑟威:自2008年為拯救金融體係而實施的激進貨幣政策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還有,美聯儲官員雖說可以很順利地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但從投資黃金的角度考慮,退出量化寬鬆可能不會很順利,並可能會導致金融市場的混亂。

由於央行的調控,利率異常之低。美聯儲通過購買國債實現了這一目的。金融資產的估值基於不切實際和不可持續的超低利率。一旦打了折扣的現金流模型被迫調整到高利率水平時——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但它總有一天會發生——這可能非常具有破壞性。

《巴倫周刊》:黃金開采是資本密集型業務, 礦業公司通常還需要應對政治問題,而且回報也不是很穩定,那為什麼還要投資礦業股呢?

海瑟威:的確,采礦業非常具有挑戰性,難於管理是眾所周知的。但對於托克維爾黃金基金來說,挑選出好的采礦公司是沒有問題的。采礦業務很難,但不意味著每一個礦業公司都是不好的。機會是存在的。管理高效、能夠不斷增加優質資產的礦業股就是我們要搜尋的目標。

《巴倫周刊》:投資礦業股會麵臨哪些問題呢?

海瑟威:剛才你提到了黃金開采是資本密集型業務,而且金價也很不穩定。采礦計劃往往基於預計的金價走勢,但整個礦井建設需要很多年,通常的情況是,礦井啟動時候的黃金價格與礦井設計時的價格有很大的不同,啟動時的價格可能更低。這就是問題,當然還有其他方麵的問題,如有些國家政權更迭頻繁等。因此,還必須要將地方法治狀況考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