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廖錚這裏插不上手,科斯塔基諾夫便自己閑逛開了。他東看看,西看看,二十分鍾後,看不出名堂的他又轉回此地,發現廖錚隻不過換到另一塊石板麵前,仍然在仔細觀察。
“請問,你發現了什麼?”科斯塔基諾夫終於忍不住,好奇地問。
“這些文字的刻痕很奇怪呀。”廖錚指了指石板。“你看這些細紋,它們應該是金屬製品留下的。而且,金屬工具很鋒利,像是鋼鐵。”
“這有什麼奇怪的?姆族人使用鋒利的鋼鐵刻字,難道不可以嗎?”
廖錚知道,眼下在這個人心裏麵,真正的曆史和神話混在一起,絞成一束繩。她必須小心翼翼才能把它們分開。
“先生。在真正的曆史中,公元前八千年就有人類在新幾內亞高地定居。但金屬工具傳到這裏還是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並且都是從印尼等地輸入,本地並無製造。這座石建築的式樣,應該是此地新石器時代的產物,時間估計在兩千年左右。那時的新幾內亞人不會有金屬工具!”
“你,怎麼那麼肯定?我知道,你一直想否定姆文明理論。”科斯塔基諾夫的聲音裏仍然帶著情緒。
“我並不是要否定你的姆文明理論,隻是要說,眼前這幾塊石板上的文字,是用產於近現代的小形鋼釺刻出來的。當然,我隻憑肉眼觀察,並不準確。我帶來的工具也無法作更科學地驗證這一點。但驗證它並不困難。而且,最重要的是,周圍這種粗糙的雕刻技術,不像屬於會製造鋼鐵的人!”
人類曆史有數百萬年之久。然而,現代考古學的曆史不過才兩個世紀。年紀甚青的考古學屢遇偽造案件,並不新奇。十九世紀末,兩個美國人就用石膏製造了“史前巨人遺骸”,連毛孔都雕得精細分明,轟動一時。許多考古專家都無法分辨。曾塑造了福爾摩斯形象的作家柯南道爾晚年走火入魔,竟然想“創造”曆史。他從非洲土著人手中高價購買了幾枚古人類牙齒的化石,帶回國內,偷埋在本土的一座山裏,誘導外國的考古工作者前去挖掘。柯南道爾是想以此證明大英帝國曆史悠久。這個騙局等到本人死後才被揭開。
考古學上最近的一次大騙局,是日本“東北舊石器文化研究所”原副理事長藤村新一假造舊石器遺址的醜聞。像廖錚遇到的這些江湖學者一樣,藤村也不是專業考古學家出身,而是業餘愛好者。直到退休,才把主要精力投在考古上。不過,此人甫一出道便大光其采,於1981年從“亂木遺址”中挖到大約4.2萬年前的舊石器。接著,竟然以每次十萬年的“速度”向前推進,屢屢成功,最後,竟挖到了七十萬年前的舊石器。藤村本人甚至聲稱,照這個“進度”,他將會在日本本土挖到百萬年前的舊石器!
此後,藤村不僅成為日本考古學界權威,他的“成果”竟然被選入中學教材,以印證日本文明的“久遠”。而藤村一雙神手所到之處,那些偏遠村落不僅“出土”了古物,更成為旅遊寶地,當地人大大地發了筆財。
藤村神話早就被日本考古界和新聞媒體質疑。因為幾乎所有的重大發現都出於他一人之手,其他專家學者卻毫無斬獲。2000年10月22日,《每日新聞》設下埋伏,在挖掘現場布置了監視器,錄下藤村預埋假文物的鏡頭。事實麵前,藤村不得不承認,所有他挖掘過的四十餘處遺址均係假造。由於二十年來,藤村一直代表著日本考古學的最高水平,業內許多研究均以他的“成果”為基礎。真相揭開後,整個日本考古學發生巨大倒退,威信掃地。那些因遺址而發財的地方經濟也受挫不小。
一個答案在廖錚心裏越來越清楚:波爾蒂略他們確實在作假,隻不過,他們選擇了在真正的古跡裏混進假貨的手段,令人更加難以辨別。
科斯塔基諾夫沒有說話。在他心目中,廖錚的權威性逐漸增加,而波爾蒂略的長期培植的陰影正在褪去。是的,他能夠堅持走到這裏,畢竟還有幾分追求真相的意願。並且,沒有誰喜歡被人當傻瓜擺布。前前後後許多事情迭加在一起,科斯塔基諾夫立刻悟到了什麼。一股憤慨從他的心底裏湧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