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2 / 3)

行程開始的時候,四條船相距很近,彼此間可以清楚地交談。除了廖錚,大家又眾星捧月般地向波爾蒂略請教。

“這裏的生活環境這麼差。當初姆族人為什麼把城市建在森林裏呀?”裏奧娜提了一個相當愚蠢的問題。在這裏,他們不怕自己露怯。向“頂級學者”波爾蒂略請教並不失身份。

“嗬嗬。一萬多年前,姆族人城市存在的時候,周圍可不是森林呀。”波爾蒂略回答道:“你們有誰住在鄉間別墅嗎?在那裏,一個人如果放棄自己的別墅,隻要一年不整修,院子裏就會雜草叢生,藤蔓植物就會爬上房頂,青苔就會長滿牆縫,鳥兒就會在屋頂築巢。用人類的觀點看,那座別墅院子算是荒廢了。而用大自然的眼光看,不過是它們在收複人類侵略的失地罷了。一年尚且如此,何況一萬年。”

波爾蒂略一說話,其他人即使在彼此交談,也立刻止住聲,全神慣注地傾聽。廖錚對他在這群人裏的威望有了更深的認識。

“像這樣失蹤在叢林中的城市,世界上到處都是。不止一處。吳哥窟死亡了幾百年,後人就隻能從密林裏找到它。霍瓦特遺址至少消失了一萬年,大自然早把它吞掉了!幸好,它是個石建築,大自然隻能吞,不能消化。”

“我們都很尊敬波爾蒂略先生!”詹蒂尼和廖錚坐在一條船上。他好像是怕廖錚有什麼不明白,主動地介紹說:“我們這些人,在自己的研究上投入了太多的心血。但就是不被保守的科學界認可。隻有波爾蒂略先生,這位真正的學者支持我們。”詹蒂尼用手點著那些來客。“他、他、她、還有她……我們都受到過波爾蒂略先生的提攜。喂,你們說對不對?”

眾人一聽,紛紛點頭。在他們的簇擁中,波爾蒂略更享受著先知般的擁戴:“是呀。我的祖先說過,山不需要依靠山;人需要依靠人。我這麼做是應該的。”

不一會兒,第一隻船上的塞克瓦蒂開始領唱起歌來。歌聲雄渾高昂,曲調聽上去有幾分現代色彩,旋律也比較正規,似乎不是民歌,而是出自學院派作曲家之手。隊中的九個巴布亞青年也跟著唱了起來,而四個艄工卻無動於衷。

“這是我們歌頌姆大陸的歌曲,是黨內人士新創作的。”看到廖錚不甚了了,施蒂納低聲向廖錚介紹道。

“姆!姆!姆!姆!”神聖後裔黨員們唱到高興處,齊聲吼著。還好,由於置身船上,他們不敢像在大街上那樣集體跺腳。這些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人,他們越是狂熱,廖錚越是擔心。她知道,一個人的信仰一旦崩潰,和山崩地裂沒什麼區別。而他們這個建築在沙灘上的信仰,十有八九會崩潰掉。到時候,什麼樣的精神傷害在等待著他們呢?

唱罷,塞克瓦蒂站起來,遠遠地向坐在第二條船上的廖錚發問。仍然是生硬的,然而字正腔圓的漢語普通話。“廖錚女士,根據我的觀察,你似乎是懷疑姆文明的存在?”

廖錚從他的聲音裏聽出了敵意。而且,他的聲音放得很大,幾乎全隊的人都被吸引住了,讓她很是為難。這裏並沒有客觀的學術探討氣氛。所以這兩天裏,她刻意不麵對這個問題。現在,塞克瓦蒂似乎不給她這個躲避的空間。

可是,為什麼要躲避呢?難道,她真的不能讓真理的聲音,進入這裏每個人的心靈嗎?記得大學時,一位老師曾經說過,要說服別人,必須兼有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現在,她肯定擁有真理的力量。而人格的魅力也並非及不上波爾蒂略。

想到這,廖錚也放大了聲音,並且是用英語回答。除了艄工外,英語是這裏所有人都聽得懂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