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2 / 2)

“好的。請問,你正在上學嗎?”廖錚看到小夥子才二十出頭,便拉起了家常。

“不,已經工作了。”施蒂納自我介紹道:“我在巴新大學語言研究所工作。巴布亞語有幾百種變體,我熟悉其中大部分。”

除了廖錚,還有十幾個歐美來客被波爾蒂略請到世界的這個角落裏。中午時分,廖錚和這十幾個客人被請到餐廳。組委會給他們安排了兩桌巴布亞本地顯示至高吉祥的豬肉宴:烤豬肉、炸豬肉,椰汁燴豬肉……種類多多,令眼花繚亂。巴布亞人對豬喜愛至狂,足見一番。

除了豬肉,餐桌上還有薰製的金槍魚,這也是巴新的名產,該國大宗出口商品之一。不過,廖錚最感親切的是一盤嫩滑爽口的清炒四棱豆。四棱豆雖係巴新土產,而這個炒法卻學自中餐,倒也似模似樣。此外,番薯、芋頭、西穀米和香蕉均被當作主食,精工細作擺上桌案。

廖錚坐定後,一些外國來客被服務生陸續引導到這裏。一個矮小的東方人吸引了她的注意。廖錚一問,方知這個人來自台灣,名叫李應東。

原來是他!廖錚立刻從記憶庫中檢索出了這個人。她太知道這個人了。他也應邀前來,莫非這裏成了偽科學人士的大聚會?

不過,雖然對此人心有反感,但第一次見麵,出於禮貌,廖錚還是友好地和他交換了名片。

另一個吸引她注意的,是一位黃種人婦女。東亞人種不易分辨。但廖錚走南闖北,素有經驗,一望便知這是位日本女人,於是迎上去相互攀談,廖錚得知她叫平山真紀。今年三十出頭。平山身材嬌小,眼神裏也有些怯生生的。如果不是名片上寫著“日本國神秘事件調查總會會首”的字樣,廖錚還以為她是住在旅店裏的一個普通遊客。

此外,同桌上都是白人麵孔。一位名叫科斯塔基諾夫的俄羅斯人正襟危坐,嚴整的西裝讓他額頭浸汗,周圍人看在眼裏,熱在心裏。一位名叫詹蒂尼的意大利漢子則穿著寬鬆的本地襯衫,興味盍然,談笑風生。座中還有一位女士,三十多歲的裏奧娜,她來自美國,是個黑白混血兒。大家初次見麵,隻是禮節性地互相認識了一下。俄羅斯人自稱是彼得格勒“姆大陸研究所”所長,意大利人來自“超遠古文明探險隊”,美國女士則是一個名為“UFO回歸教派”的信徒。

這些組織的名號廖錚都是頭一次聽到。言語間,除了李應東有些高深莫測外,其他人都對廖錚流露著羨慕甚至敬意。廖錚並非勢利之輩,但畢竟闖蕩多年,社會經驗不少。她知道,這些人無非是在羨慕她的知名度。對此,廖錚並不覺得多麼自豪,反倒對這些人的來曆有所判斷。

飯後,在會客室裏,波爾蒂略終於來到廖錚麵前,親自表示了歡迎。波爾蒂略用力地握著她的手。那裏麵包含著一定分量的真誠。他向六大探險家發出邀請,卻隻有廖錚應邀前來。她的分量無疑變得很重了。

“歡迎你。我們西班牙有句諺語,山不需要依靠山;人需要依靠人。歡迎你,我遠方的朋友。”

直覺告訴廖錚,科斯塔基諾夫這些人都是作為“遠來的和尚”被請到此處,在本國不會有多高的社會地位。那麼,波爾蒂略最重要的客人,或者說,給此次活動準備的最重量級的裝飾品,恐怕就是自己了。於是,她明知故問道:“不客氣。我還要感謝你提供了這麼一個探險的機會呢。請問,咱們什麼時候出發?”

“唔……他們有沒有給你送日程表?”這位考察隊隊長皺了皺眉頭。

“送了,我還沒看。”廖錚答道:“難道不是考察探險嗎?怎麼像組團來旅遊?還有什麼日程表?”

“是這樣……”波爾蒂略的表情不那麼自然了。“有一些事情我需要解釋一下。這次活動真正的邀請者,是巴新獨立國‘神聖後裔黨’的領袖,博阿伊先生。具體日程嘛,也要由他來安排。”

“噢?”廖錚皺起眉頭,沉下臉。現在她刻意要給波爾蒂略施加點壓力。

“我沒聽說這個人。你以前也沒提到這一點。這個……不太好吧。”

“嗬嗬。”波爾蒂略幹笑兩聲,幹脆回避了廖錚的問題。“我想,這也是為了順利考察必須做的吧。新幾內亞山高林密,屬於世界上交通最不便的國家之一。沒有博阿伊先生這樣的本地人幫助,我們幾乎無法到達霍瓦特遺址喲。”

廖錚倒要看他怎麼把戲唱下去,便也就輕描淡寫地翻過此節。“好吧,那麼,日程表上都有什麼呢?”

“今明兩天,我們先要召開姆大陸之迷研討會。”

“你這又是突然襲擊呀!”廖錚哼了一聲,語氣裏帶著刺兒。“除了你傳給我的不清不楚的照片,我還什麼都沒看到,我能夠研討什麼?”

“不好意思,是我太忙,安排不周。”波爾蒂略幹脆大包大攬起來。“不過,還是請你講講姆文明……”

“霍瓦特遺址!”廖錚更正道:“請你注意,我並沒有說過它是什麼姆文明的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