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降落在莫爾茲比港的傑克遜國際機場。遠遠望去,小小的港城依山麵海,小巧玲瓏。這個城市的麵積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縣級市。曆史曾經在這裏書寫過濃重的一筆:太平洋戰爭開始階段,為了爭奪莫爾茲比軍港,美日雙方在附近海域展開大戰。那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艦對決,結果打了個雙敗俱傷。
為了準備這次考察,廖錚收集了關於巴新的許多資料。自然也讀過這段曆史。不過她一下飛機,前塵往事立刻被現實所取代。而她眼前的現實,竟然有許多部分是用中文書寫的!
廖錚走出小小的候機室,就看到外麵停滿了出租車。仔細一看,居然都是“隆鑫”牌的。她到過東南亞一些國家,對“重慶摩幫”在這一地區的勢力有所了解。但還是沒有想到,來自山城的企業家們甚至已經跨過洲界,進入了大洋洲的市場。
廖錚叫了輛出租車,向市區開去。很快,一片嶄新的廠房映入她的視野。廠房頂端有一行明黃色的漢字——“中國白溝燕中集團”。“燕中”?印象裏那是一個箱包公司的品牌。箱包製造是那個河北省商業名鎮的傳統產品。廖錚自己就買過白溝出產的旅行箱。但在這赤道以南,一個欠發達國家裏看到白溝箱包的品牌,仍然著實令她吃上一驚。看那廠房,不用問,是“燕中集團”投資的一家生產企業。
地方不大,轎車很快就駛入市區,進入首都商業區。在商業區最豪華的寫字樓上,“中國有色金屬總公司”的牌子赫然在目。巴新獨立國擁有世界最大的銅礦,而中國也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號銅消費國。廖錚對這個招牌的存在倒不覺得奇怪。
同樣不感覺奇怪的,還有中石油那十分熟悉的企業標識,它被鑲嵌在比鄰一幢樓宇的頂端。以此為基地的一批中國員工,正在巴布亞灣中的勘測那裏的海底油氣資源。
當然,沿途中廖錚還看到一些不怎麼熟悉的中國品牌。轎車駛過一座建材超市門口。那個“中國北新集團”的標識就讓她回憶了半天,最終她也沒想起來這是個什麼企業。其實,北新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新型建材生產商。而這家由北新集團獨資的建材超市,也是南太平洋地區銷售額排前三位的建材分銷商。
這些中國烙印都還是廖錚一眼能分辨的。發現客人來自中國,司機便用生硬的中文向她介紹著:瞧,這邊是我們的外交部大樓,中國人設計的。那裏是我們的國家體育場,中國人設計並施工……
廖錚就在這陣陣驚訝中,來到波爾蒂略在邀請信上注明的卡莫拉飯店門口。司機剛剛減速,廖錚忽然靈機一動,問他,城裏還有什麼好一些的旅店?
司機當然很願意她這麼問,以便將客人介紹給自己相熟的旅館。“你來自中國,那就請到錦江飯店巴新分店吧。那裏的中餐最正宗。這裏的中國人都願意吃那處的飯菜。”
廖錚欣然同意。不過,她臨時變更住處,自然不是為了吃到正宗的中餐,而是不想完全受波爾蒂略的擺布。她還第一次和這個人共事,而且以往的印象一直不算好,多留一手總不為過。
廖錚來到錦江飯店。這家分店當然不能和它在上海的豪華總部相比,隻是一幢四層樓。但它剛剛建成不久,內部設備非常先進。特別是通訊設備,上網、傳真、甚至網絡銀行業務一應俱全。住在這裏,客人仍然和全世界保持著方便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