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瓦特遍訪印度各地寺院,後來又前往西藏地區、泰國、柬埔寨,甚至太平洋群島。以無比的執著探訪有關“姆大陸”的遺跡和傳說。旅途上看到的種種蛛絲馬跡鞏固了他的信念。喬治瓦特花費半生心血,搜集了大量資料證據,再經過耐心的整理、研究,終於在1926年出版了《遺失的大陸》一書。於是,文明世界第一次聽到了“姆大陸”的故事。
按照喬治瓦特的說法,遠古時期的姆大陸土地遼闊,東起現今夏威夷群島,西至馬裏亞納群島,南邊是斐濟、大溪地群島和複活節島,全大陸東西長7000公裏,南北寬5000公裏,總麵積約為3500萬平方公裏!在這片橫跨赤道兩端的綠色大地上,人類創建了地球上第一個大帝國,名為“姆帝國”。他們的國王被稱為“拉姆”,意思是“太陽母親”。他們崇拜著宇宙的創造神——七尾蛇“娜拉亞娜”。姆帝國的首都名叫喜拉尼布拉,城裏有整齊的石板大道和運河,宮殿牆壁都飾以金屬,燦爛奪目。這個海洋帝國的居民自然精於航海。於是,載著“姆”族人殖民團隊的船隻來往於今天的亞美兩洲和姆大陸之間,繁衍出卡拉、印加、維吾爾、那卡等殖民國家。
和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一樣,喬治瓦特讓他心愛的“姆帝國”崩潰於一場地質災難。而且,滅頂之災突然降臨,森林,人和動物死亡殆盡,桔紅色的熔岩彙流成巨川,洗去一切文明痕跡,再將它沉入大洋。災變時間短到姆族人無法保留和轉移他們的文明。而遍布兩大洲的殖民地國家由於失去了母國滋養,很快便荒廢在群山密林之中。
按照喬治瓦特的說法,這場災難發生距今已有1.2萬年。如此之長的時間,足以洗去大地上全部姆文明的遺跡。不知是否出於某種補償心理,無論是他,還是後來支持姆大陸傳說的人們,總把該文明存在的時間提前到“亞特蘭蒂斯”文明之前。似乎是由於這個傳說本身誕生的時間,足足比後一個傳說晚了兩千多年吧。
喬治瓦特去世後,姆大陸之說開始流傳。嚴肅的學者認為,以當今地質學、考古學之所見,一萬多年前的太平洋上,根本不存在如此巨大的陸地,遑論文明。喬治瓦特津津樂道的古代粘土板,也從未被他公諸於世。所以,“姆大陸”要麼隻是喬治瓦特的幻想,要麼是一場騙局。這個姆大陸的神話不僅從未進入正史,甚至從未被列入嚴肅學者的課題範圍。
也有一些人從這些線索出發,以較為現實、客觀的態度考察姆文明是否存在。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疑問,就是遍布太平洋各島嶼上那些說不清來曆的巨石建築。許多人將它們視為姆文明存在的證據。不過,這一說法也從未得到學術界承認。
如今,太平洋上的姆大陸已經和大西洋上的亞特蘭蒂斯大陸,印度洋上的雷姆利亞大陸一起,並稱為三大超遠古文明滅亡之謎。由於波爾蒂略的鼓噪,姆大陸更顯示出衝破迷霧,帶頭變傳說為正史的勢頭。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