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文化建設刻不容緩(1 / 2)

加強文化建設刻不容緩

綜合

作者:王璊

摘要: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人類民族發展的源泉。本文分析梳理了國內學界關於文化軟實力的概念與內涵、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與發展現狀、如何提升文化軟實力等方麵的研究,並就文化軟實力研究的不足進行探討,對今後的研究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文化建設 軟實力 文化 經濟社會

一、發展文化軟實力的必要性

當今時代,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提升文化軟實力對國際競爭的重要意義,紛紛研究文化軟實力理論,製定文化軟實力發展戰略。我國雖然有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但是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並沒有轉化為相應的動力,我們必須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而且在21世紀必須發展我國的軟實力,這樣才能夠實現大國崛起。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發展軟實力呢?

第一,文化軟實力近年來已經成為國際間的一種新的無形的戰爭。近年來,美國逐漸加快對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侵略,從電影到快餐店,從行為模式到生活習慣。美國對於中國乃至世界的野心早已是司馬昭之心。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大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國首當其衝。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如果控製了中國,美國對於稱霸世界的夢想就指日可待了。因此,要對抗美國接二連三的糖衣炮彈,加快發展我國文化軟實力就刻不容緩了。

第二,文化軟實力早已上升到國家實力比對的高度了。作為文化大國,中華五千年來文化從未斷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早已是她的代名詞了。我國的文化可以說是最豐富、最有曆史氣息的。加以利用與改造,針對獨有的文化進行獨有的包裝,如果我們將我國所有的文化軟實力加快升級,給予優先通行,相信我國的政治地位一定會再創新階段。

第三,文化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行為,它可怕的是控製著我們的思想以及行為,撼動長久以來在我們心目中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初生的它,或許隻是給你一些微小的震撼,你隻會感到好奇,感到新奇,感到好玩,但你卻不知道成長後的它會有多可怕,會給人帶來多大的影響。一旦發現,那時候已經在人心中生根發芽、根深蒂固了,已然形成一個惡性腫瘤,難以拔除。沒有了經濟我們可以重新發展,最多隻是處在貧困中,隻要再度努力,經濟還是會再次回複以前的輝煌的。但是如果一旦沒有了文化,我國五千年的文化就此中斷,沒有了文化就像是沒有思想、任人操縱的傀儡,失去了自由,文化難以延續,我國也會徹底被世界湮沒與淘汰。

第四,文化是一個廣義概念,其中包含的資源成千上萬,如果我們不好好地利用這些資源,白白浪費,難免會被不法之徒乘機作惡。文化發展到今天,如果政府不出麵幹預,任由其自然發展,終究會引發一係列的社會問題。例如法輪功,其基本是因為古老的傳統的一些謠言傳說等。這些傳統思想早就不應存在了。加強文化建設,首先要先剔除那些封建的愚昧的思想,更新全人類的思想。當然,這並不簡單。但是,隻有這樣,才能防止有心之人利用文化的一些不利因素危害社會。

二、文化對人類生活文明的重要性

文化是國家實力的象征與體現。文化既是軟實力,又是硬實力。當它成為一種科學核心價值觀時,它是精神動力、吸引力,是軟實力;當它轉變為文化產業時,它又是物質生產力,是硬實力。要想發展文化必須先得有經濟的支撐。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必不可少。文化是一個概念,它包含著許許多多的領域。我們可以將經濟與文化相結合,推出一種全新的經濟-文化模式。文化是無可取代的,我們應保護好我們的文化,棄其糟粕、取其精華,順應時代、推陳出新。

黨的十七大把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上了議事日程,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的曆史自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著力推進文化創新、著力推進文化交流。

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經濟是人類生活的基本,文化卻是人類生活的根本。沒有了文化就像沒有了四肢,無法自由行走,任人擺布。特別是我國現在的文化遺產岌岌可危,許多古老的文化漸漸遺失、失傳。在這個隻在乎功名利祿的時代,文化不能抱殘守缺,要適應時代,推陳出新,不能拖人類的後腿,而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體現其真正的價值,給人類一個有價值有內涵的文化,刷新人類對於文化的古老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