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勞動合同法背景下如何創新人才派遣模式(2 / 2)

首先,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在《勞動合同法》的基礎上出台專門政府令,嚴格規範人才派遣的行業準入條件。成立行業協會,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職能,出台有利於行業發展的標準,強化行業自律及行業監管職能,建立良好的行業運行機製。設立專門的政府部門對行業每年的年檢進行監管,以此保證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純淨度,推動人才派遣行業向更高的領域發展。

其次,加強派遣機構自身建設。第一,用工單位的需要是人才派遣企業開展業務活動的前提,對需求的細致分析,是派遣服務質量及經濟效果的保證。因此需要全麵評估客戶資質,從而為後續的服務執行提供保證。第二,作為連接派遣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才服務商,能快速、高效地配置人員是人才派遣企業的價值所在。派遣機構需要拓展人才獲取渠道、提高招聘配置效率,提供穩定、暢通的專業人才,及時、有效地滿足用工單位的派遣需要。第三,加強對員工的技能培訓和人文關懷。派遣企業對於勞動力的崗前培訓非常重要,能夠針對性地對人才的職業技能進行快速上崗適應培訓,更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此外還可以從員工的情感上進行融合,例如開展聯歡會、關心平時生活等等,這樣能建立好協調的派遣關係,減少派遣風險發生。並且派遣企業也需要為人才提供多樣化的專業化管理方案,對人才進行科學的行業劃分,保證培訓、招聘、勞動關係、日常生活等工作都能夠連貫起來,同時利用好信息技術,運用現代化的工具來管理派遣人才勞動力。

最後,分析現有的市場狀況不難發現,人才派遣在一定的目標市場內,發展的還不是很充分,市場上還有很多人才派遣用工形式值得去開發。比如說: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到410萬餘人,而且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未來幾年內高校畢業生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應屆生在試用期(一年)內實行人才派遣用工的市場潛力就非常巨大。眾所周知,應屆畢業生具有就業穩定性差、就業手續複雜、管理難度大等特點,特別是應屆畢業生在第一年的管理工作量很大,如招聘、簽約、見習培訓、保險等一係列的過程,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應屆生在試用期(一年)內實行人才派遣,對用人單位來說,既節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成效,減少了用人風險,又擁有較長的選拔考察時間,對選到優秀人才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條件。根據南京人才開發有限公司近幾年的資料顯示,每年實行人才派遣方式就業的應屆生都有成倍的增長,顯示出巨大的增長潛能。像類似的短期人才派遣方式如:試用期派遣、兼職派遣、短期的項目派遣、替補性派遣等都具有非常大的市場潛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才派遣機構自身功能的不斷完善,還可以創新出更多的人才派遣衍生服務項目。

總的來說,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標誌著人才派遣模式獲得了新的發展生機,也有了完備的法律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的勞動派遣行為應當盡快發展起來,改變傳統單一的派遣方式,充分調動各類勞動力人才的價值資源,在社會企業中進行靈活調度,更好地發揮人才的力量,也為企業的勞動力配置貢獻更多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進明.論人才派遣的模式選擇與規範管理[J].管理觀察,2014(5):55-56

[2]徐偉.論人才派遣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J].人力資源管理,2013(8):121

[3]範偉,陳宇.淺談人才派遣製度工作的新理念[J].勞動保障世界,2012(12):41-42

[4]王蕣紅.有關企業勞務派遣員工的創新管理探討[J].管理學家,2012(21):507

[5]楊明梅.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背景下的我國勞動力派遣模式創新研究[J].理論學刊,2011(9):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