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施工企業一線員工流動性分析與對策
博論社區
作者:程雙六
摘要:作為勞動密集型的電網施工運檢專業化公司,人力資源對電網施工企業發展的支撐和製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以A公司為例,對電網施工企業一線員工隊伍現狀及流動性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應對之策。
關鍵詞:電網施工企業 一線員工 流動性
一、用工現狀
A公司為一家電網施工企業,專職從事送變電工程施工,現有編製內正式員工1365人,編製外以人事代理、勞務派遣、業務外委方式用工(以下簡稱“勞務工”)1889人。在公司逐步向施工管理型企業轉變的大趨勢下,絕大部分一線技能崗位和相當部分一線管理崗位已由勞務用工從事。勞務用工已逐漸成為公司發展壯大過程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勞務工的流失情況則不容樂觀,甚至在局部非常嚴重,同時勞務工補充越來越困難。
本次分析的重點放在施工一線勞務用工上(以下簡稱一線員工)。一線員工普遍反映的問題:第一,企業的管理工作不夠人性化,電網施工隊管理不夠民主、公開、透明。企業的管理人員並沒有很注重員工的工作狀態和生活狀態,因此造成了一線員工對企業沒有歸屬感,對工作的熱情相應也不會很高。很多時候一線員工被安排到工地上工作,結束後回到公司本部,沒有具體的落腳地點,感受不到一個團隊的力量或者是家的感覺。第二,施工一線員工的工作勞動強度大,並且存在危險性,工作時間一般較長,經常更換工作地點,流動性比較大,且長期野外工作。所以,很多一線員工希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物價水平的上漲,結合其工作難度的考慮,相應將其薪資待遇提高。第三,由於工作時間較長,休息時間比較短,很多一線員工覺得這樣的生活質量非常差,很難做到勞逸結合,在平時除了工作以外,很少有機會可以活動娛樂,精神享受環境差。
二、影響一線員工隊伍穩定性的因素
1,社會總體勞動力供求關係發生顯著變化。一線員工絕大多數根本沒有務農的經曆和經驗,與上一代“進城打工、存錢回鄉”的模式不同,他們更傾向於融入城市生活成為“新城市人”。另外,由於生活條件轉好和經濟壓力變小,他們選擇工作更強調尊重,有著更強烈的對社會公平的訴求,更注重工作的收入水平和穩定性,維權意識也更強。
2.薪酬待遇水平低。這與一線員工對所處的工作環境、勞動強度、工作時間和安全風險等方麵的感受有關。如電網施工企業主要崗位作為高空作業、體力勞動特別繁重、安全風險高的工種,被列入了國家規定的提前退休工種。施工一線常態化的加班加點、犧牲休息娛樂時間、不能照顧家庭等使得許多一線員工感覺身心疲憊,壓力過大。同時,隨著近年來社會總體工資水平和市場物價的不斷上漲,一線員工實際工資水平與其對自身收入水平預期值之間的落差也越來越大,造成員工收入滿意度不斷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