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正能量 做最好的中層
博論社區
作者:丁餘紅
什麼才是“最好的中層”?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我覺得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麵加強學習和鍛煉。
一、自我定位
定好位才能做到位,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首先得認清自己的職責。對職責範圍內的事務必全力以赴,做到做好,對職責範圍外的領導交辦的事也要創造條件力求做到最好。作為中層,對下級,要身先士眾,做好表率,帶領團隊,創造佳績;對上級要以實際行動贏得信任,獲得授權,但不越權。其次要轉變心態。用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工作,將“要我做”變為“我要做”的心態。再次要學會溝通交流。員工的命運和組織的前途是息息相關的,上下級間的順暢交流和有效溝通可以打開心結,解決很多的問題,防止矛盾激化。比如通過懇談,領導也許會指派給你更適合你的工作,讓你更加得心應手。最後要規劃職業生涯。人生就像是一步步的下棋,都需要用心地規劃,職業道路也是一樣。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並為之作不斷的努力和準備,機遇也會隨時降臨,正所謂“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頭腦”。
二、樹立品牌,釋放正能量
作為一個中層管理者,首先要有良好的職業素質。愛崗敬業,對工作時刻充滿熱情。任何時候積極維護組織的形象和聲譽。作為管理者,要放下架子,傳遞“親和”的正能量。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行政管理圍繞單位業務工作而展開。管理者不應過分突出自我,更不能脫離職工和群眾。以實際行動,贏得職工群眾的尊敬與信賴。日本的“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說過“如果你有智慧,請奉獻你的智慧;如果你沒有智慧,請奉獻你的汗水。如果兩者你都沒有,就請你離開公司”。從這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什麼是領導最看重的能力,什麼是中層發展成長的關鍵。那就是智慧和品牌。做到智慧和品牌第一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第二智慧和品牌來源於實踐,也應用於實踐;第三要善於學習,終生學習。隻有做到以上三點才能樹立自己的品牌,超越汗水型中層,做智慧型中層。
三、高效執行,用結果詮釋正能量
這一點非常重要,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組織都存在執行力不足的情況,比如做事拖拉、互相推諉。作為一名優秀的中層必須要有一諾千金、一言九鼎的心態和氣度。加上周密的計劃、認真的實施、仔細的檢查、隨時的調整,就一定會順利達成目標。事情進行過程中,如果遇到超越自身能力範圍的事,一定要加強與領導的溝通,取得信任和授權。領導一聲令下,馬上行動,永遠不要找任何的借口。執行過程中如果有更好的建議,找機會跟領導溝通交流,適時調整。認定目標,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不做永遠都不可能成功。完成工作的過程就是執行的過程,就是通向結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困難,有條件立刻解決;沒有條件,想盡方法創造條件盡快解決。正所謂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高效的執行力就是無條件地去執行,創造性地去執行。以完美的結果,交上領導最滿意的答卷。
四、培養一支優秀的團隊
發揮團隊的正能量,再強大的人都不可能一個人完成一項偉大的任務,都必須依賴更多人的支持和配合。最偉大的將軍,不是自身能力有多大,而是讓普通軍隊發揮最大作用的人。一個科室就是一個團隊,一個優秀的中層管理者,不在於他本人有多強大,更在於他領導的團隊有多優秀。所以建立全體共識,提升工作效率,對於中層管理者來說,顯得格外重要。好的中層管理者不能永遠隻埋頭做自己的事,更關鍵地在於他要學會做團隊的指揮家,讓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知道該做什麼,該如何做。在執行的過程中要做到放手而不放眼,充分發掘團隊成員的優勢,合理搭配成員。適當的時候要給一些具備培養前途的科室人員一些鍛煉的機會,給他們一些目前對於他們來說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任務,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同時加強輔導和追蹤,放手不放眼,讓他們在遇到問題偏離正確的路線時,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杜絕不良後果的產生。同時關心你的團隊成員,成員之間相處融洽,互相補充和促進,最終達成共同的目標。
五、超越自我,做最好的中層
把自己放在適當高一層次看問題,盡量看得寬一點,看得遠一點,樹立使命感、責任心、事業心。日常工作中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擺脫以往工作經驗和直覺的束縛,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管理者更要不斷地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充實自己。知識也有半衰期,需要不斷地強化和補充。要樹立“空杯心態”才能不斷進步。適時對自己擁有的知識和能力進行清理,清空過時的垃圾,為新知識、新能力留出空間,與時俱進,永不自滿,始終保持身心活力。當達到一個目標時,要向著下一個更高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