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水利青年科技人才價值觀及成長成才研究(1 / 2)

水利青年科技人才價值觀及成長成才研究

人才開發

作者:王婉瑩

摘要:作為水利事業發展的新生力量,水利青年科技人才在未來水利事業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從新形勢下水利青年科技人才價值觀形成與成長環境進行介紹,並分析了青年科技人才在新形勢下表現出的特點,隨後從六個方麵提出了促進青年水利科技人才合理規劃職業生涯、成長成才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水利科技 青年人才 價值觀 成長成才

從古至今,在源遠流長的治水實踐中,中華民族不斷調整治水思路,轉變治水觀念,成就治水輝煌。近年來,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水利事業發展的新生力量,水利青年科技人才在未來水利事業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新形勢下水利青年科技人才價值觀形成與成長環境分析

價值觀,即社會成員用來評價行為、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自己合意目標的準則。價值觀通過人們的行為取向及對事物的評價、態度反映出來,是世界觀的核心,是驅使人們行為的內部動力。青年科技人才的價值觀是青年科技人才對整個社會,特別是對現代水利科研事業進行認識和評價時所持的基本觀點。

第一,按照新要求,把握宏觀環境轉型階段特點。“十二五”期間迫切需要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發展,充分發揮水資源要素配置的先導作用和水利基礎設施的保障作用。十八大以來,水利科技麵臨的嚴峻挑戰對新時期水利水電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完成這一曆史使命,需要有一支規模宏大、高素質的創新型水利科技人才隊伍。

第二,踐行新思路,發展以人為本的民生水利。民生水利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關係著和諧社會建設和水利科學發展大局。這要求青年科技人才要有意識加強對水利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戰略問題、熱點難點問題、關鍵技術,特別事關民生水利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為水利部進一步推進民生水利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第三,跨越新裏程,增強水利科技創新的使命感。水利科學研究是高技術密集、高智力集成的複雜社會化生產活動。按照中國政府對新時期科技發展的總體要求,科技對水利的貢獻率到2020年要突破60%。因此,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鼓勵青年科技人才堅持自主創新,努力實現水利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

二、水利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新特點分析

如何定義青年人一直以來有著不同的說法。聯合國1985年國際青年年首次將青年年齡界定為15至24歲之間,其後年齡上限又不斷放寬到了45歲。心理學界根據生理和心理的發展特點,一般把青年界定為13歲—25歲之間,並將這一階段稱為青年期。結合這些標準,切合考慮科研工作者成長規律,科研工作者一般到35歲左右達到創造高峰,因此,將青年人的範圍拓展到35歲來進行分析。

新時期水利事業的變化對從事具體工作的人——水利科研隊伍也提出了一係列新的要求。與之相適應,水利青年科技人才隊伍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和特征。下麵,以某事業單位為例,來分析目前水利青年科技人才的群體新特點。

目前此單位35歲以下的青年總數為385人,占全院總人數1166人的33.02%,其中男性為218人,女性為167人。由上可以總結出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的新特點:

第一,青年人價值觀有著深刻的時代印痕。青年科技人才對社會主義的內涵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成為青年人樹立個人理想、信念的一個重要坐標,他們普遍對過上更富裕、文明的生活持樂觀態度,對跨世紀宏偉目標感到鼓舞人心,並願意為之去努力奮鬥,民族責任感、社會責任感不斷增強。

第二,學曆層次更高。目前某事業單位35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的學曆結構,碩士占52.9%,博士及以上占38%,本科占9.1%。由此可見,青年科技人才絕大多數具有大學以上文化學曆,碩士、博士所占比例越來越高,知識高層次化特點突出。這將進一步帶動水利科技人才隊伍結構的優化和隊伍素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