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增進參訓員工溝通的做法
1.座談會
培訓結束前,培訓組織者應設置座談環節,讓參訓員工彼此熟悉、增進了解。參訓員工之間越熟悉、信任度越高,溝通的效果就越好。組織者應在座談中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促使參訓員工積極分享學習心得、收獲,加深對培訓內容的理解掌握。對於設置考核環節的培訓,應及時反饋考核結果信息,並安排優秀學員在座談會上分享學習經驗,為其他參訓員工提供借鑒。
培訓結束後,參訓員工所在部門或團隊也應安排座談會,由參訓員工介紹培訓內容,既是為了讓同事學習培訓內容,也是為了更新組織的專長目錄,讓每名員工都準確知道“誰知道什麼”,了解可調用的知識資源所在位置。
2.集中工作
有些培訓屬於“利用性學習”,針對性很強,培訓之後即要開展工作,如在企業管理信息係統建設期間對係統操作人員的培訓、人事檔案改版前的培訓等。通過培訓後的集中工作,能夠把大家的智慧、熱情彙聚在一起,更重要的是,通過麵對麵的、高密度的知識信息交流,能夠加速參訓員工對培訓內容的掌握運用。
集中工作雖然能有效促進員工間的知識共享,但維持這種互動網絡形式需要較高成本,比較適用於用項目管理方法實施的非常規工作,而不太適用於日常工作。
3.在線交流
網絡在線交流工具為參訓員工日後溝通交流提供了平台,能夠有效彌合參訓員工在空間、組織界限上的分散性。在線交流平台充分體現了組織交互記憶係統的特點。一是信息流密度大,一人可對多人傳播信息,溝通效率遠高於傳統的“中心式”傳播,且可以同步交流,互動性、即時性強。二是自願加入,平等互惠,交互記憶係統的核心驅動力不是正式契約,而是信任、互惠、聲譽機製和利他主義心態。三是去中心化。基於員工所掌握知識的差異性與互補性,在交互記憶係統中,每名員工的知識都有價值,沒有中心和權威,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把眾人的知識彙聚在一起,產生協同效應,創造出新的知識,這是知識的終極價值。
參考文獻:
[1]Kingston J, Macintosh A. Knowledge Management through Multi-perspective Modeling: Representing and Distributing Organizational Memory[J].Knowledge-Based Systems,2000(13):121-131
[2]潘陸山,孟曉斌.組織記憶研究前沿探析、多重存儲模型構建與未來研究展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0(2):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