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電子合成器音色在科幻片中的聲音塑造(2 / 3)

當畫麵中的宙斯在擂台上擊敗了一個又一個的對手,這時候配的電子音樂充滿力量、電子氣息、進攻性和活力,體現出了宙斯的強大、凶猛。這段配樂中有合成器做的一段4/4拍的Synth Drum音色的節奏做鋪墊,鼓的音色完全不同於傳統的爵士鼓的聲音,混響很小,但是帶有金屬敲擊的回音,因此高頻比低頻多,略有尖銳的感覺,弱拍的鼓聲簡短有力,這些都是傳統樂器做不到的。持續不停的鼓的擊打聲就像戰鼓一樣擂擊著觀眾的內心,快速而充滿壓迫的力量,每一次的擊打和畫麵中的宙斯形成了互相的烘托和呼應,形成了一種持續性的刺激和心理暗示,讓觀眾一直為這對父子接下來遇到的未知感到擔心和壓力。

在之後的情節中,阿童木在肯頓、馬科斯父子的指揮下與強力拳擊手雙子星比賽。在這一段的配樂當中仍然使用了Synth Drum。這時候的音色依然和之前提到的電子鼓聲一樣,節奏緊湊,音色幹脆,充滿活力,低頻很少。從橫向的角度來講,這一點正符合了之前的論點,同樣的電子合成器做出的鼓聲,具有同樣的音色特點,一方麵從它充滿金屬味道和電子味道的音色特點來講,它持續地作為機器人的專用配樂出現在機器人的世界裏,塑造出機器人的形象,另一方麵從音樂節奏帶給人們的心裏感受和情緒暗示來講,這種鼓點作為人類的情感表達,在不同的階段體現出不同的觀眾心理。在宙斯的配樂當中鼓點是用來製造壓迫情緒的,在阿童木和雙子星的戰鬥過程當中激蕩的鼓點是作為勇氣和力量的化身而感染觀眾的。隨著劇情的發展,同樣都是電子合成器做出的鼓點音色,就在不同的階段渲染出不同的氣氛,又在不同的階段代表了相同的意義。

總而言之,從橫向的角度來分析,電子合成器做出的音色具有連續不斷渲染氛圍、塑造角色等等功能,這一個功能是持續性的、發展的。

2、從縱向角度來剖析電子合成器音色在配樂織體當中的作用

縱向指在一段配樂當中,用到了幾種電子音色,這幾種音色的重疊在縱向方向上形成了幾個層麵。這幾個層麵的合理搭配營造出了需要的氛圍。

仍然以影片《鐵甲鋼拳》為例,在影片最後的高潮部分,阿童木和宙斯在擂台上進行終極格鬥。這一場比賽對於全片來說是重中之重,配樂要尤其的豐富才能夠烘托得起場麵的氣氛。因此這一段的配樂就不能像剛剛分析的那兩段那樣簡單,要用多種音色來立體地構架起配樂的織體,形成豐滿的電影聲音元素。

首先從旋律來講,在這段高潮的配樂當中,以合成音色metallic為主旋律,間歇性地出現在配樂當中。當戰事膠著的時候,特別是當阿童木被宙斯一拳打翻在地的時候,合成金屬音就會出現,這裏的合成金屬進行了調整,提升了高頻的部分,使之更像是通了電的聲音,變得更加的具有能量。這種音色就像聲音興奮劑一樣,刺激著觀眾的聽覺神經,電子音樂本身具有極強的興奮作用,在片中打鬥激烈的時候加入這種音色更能使觀眾感受到那種緊張刺激的氣氛。

在以金屬合成音色為主旋律點綴的同時,配樂的背景部分是由polysynth組成的。為了符合本片的機器人元素,原來的polysynth音色也進行了調整。減少了低頻部分,保留了中高頻,使得這種音色的電子元素味道更濃一些。音色幹脆,不拖遝,不斷地重複以下樂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