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近年來,運用計算機輔助的參數化設計方法在建築和景觀設計領域大放異彩。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當屬以參數化設計形式語言作為個人“符號”的當代著名女性建築設計師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她的設計實踐活動幾乎涵蓋了所有設計方向,包括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家具設計、平麵設計、服裝設計、以及工業設計(遊艇設計)等等。非線性參數化流體設計——紮哈的設計語言和靈魂,則貫穿於其跨界設計的每一件作品之中。不僅在建築和景觀設計領域,而且在服裝設計、公共藝術、當代藝術等其他跨界領域,參數化設計也同樣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不僅如此,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波普藝術的領袖安迪·沃霍爾(Andy·Wanhol),亦是跨界設計的先鋒人物。他在公共藝術、平麵設計和廣告設計這一類以視覺傳達為主的領域之外,還是一位作家、畫家、電影製片人、手工藝設計師,甚至是一位搖滾音樂創作者。
由此可見,跨界設計給整個設計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與活力。運用跨界的創新思維所進行的藝術設計實踐,其成果往往具備某種令人意想不到和耳目一新的感官效果;這是一種驚喜,這種驚喜超越了人們對某件設計作品所抱有的固定思維和預想。
三、立足景觀設計本體運用“跨界”手法
在景觀設計中,跨界設計手法的運用方興未艾。眾所周知,大凡一個成功的景觀設計方案往往是多學科交叉、滲透,跨界融合的結晶。其流程大致可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三個階段。跨界思維與手法在每個階段都會得以顯現。其中,前期的工作,包括涉及到跨界設計的內容,全都是為具體景觀方案的設計做準備。它主要包括對場地的調研以及相關資料的查閱和收集。在這個階段,景觀設計者應當擁有一定的跨界知識儲備,如地理學及植物學相關的基礎知識。在調研時能夠初步掌握場地的土壤、地形、水文、植被等基礎信息;同時,在查閱資料文獻的過程中,除了收集場地周邊的自然狀況之外,還應著重關注場地的曆史文脈,或周邊與之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文化遺產等等,並從中提煉出具有符號性質的視覺元素,這就需要景觀設計者具備一定的視覺傳達設計能力,其過程類似於Logo(商標)設計,需要針對一些文脈符號進行簡化、抽象並表達。讓這些具有人文內涵以及地域特征的視覺元素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整個景觀設計方案的主題、靈魂,從而使方案增添濃厚的人文氣息與藝術色彩。中期設計階段,則是根據前期工作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和數據,在設計繪製方案平麵圖紙時依據科學的尺度,跨界引入美學原理,注重形式感的塑造。諸如在設計道路係統、綠化區域、休憩區域等功能分區時,將直線、曲線以和諧的比例關係相互融合,引入幾何形態的構建。這一理論來源於蒙德裏安、裏特維德等人創建的風格派,他們倡導:好的藝術應該是基於幾何形體的組合和構圖,要在純粹抽象的前提下,建立一種理性的,賦予秩序和完全非個人的風格,他們給人們一種新的視角去體驗美、評價美,對後來的景觀、建築設計都有深遠的影響。而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點,即應當注意“聚”與“散”的關係。在平麵圖紙的設計過程中,需要景觀設計者運用相關美學原理與平麵設計基本原理的相關知識,將功能區域的分布以最和諧、最具美感的方式和比例進行設置。這也是上文提到的跨界設計思維和能力。與此同時,在設計相關的景觀設施過程中,亦需要運用跨界思維,充分考慮與運用人體工程學知識,使景觀設施兼顧實用功能與形式美感,達到兩者和諧統一,避免因單一設計思路而造成的諸如:景觀設施基本尺寸和比例失調,美感缺失的問題。而在後期製作景觀效果圖的過程中,亦需要景觀設計者具備跨界思維和眼界。景觀效果圖,尤其是場景內容較為豐富的效果圖,我們通常使用計算機軟件輔助設計,將場景中的主體物的三維模型構建起來,而配景所需要的植物、人物、周遭環境等元素則選用Photoshop軟件進行貼圖。在這一步驟中,依托跨界設計思路,可將一定程度的攝影後期製作技巧運用進來。比如在處理畫麵景深感時,要充分考慮到物體透視效果的準確性,前景、遠景可適度做出一些虛化效果,以突出中景的主體效果。這亦是在傳統風景繪畫中增加畫麵縱深感、空間感的一種技法。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根據展示的內容,將效果圖的畫麵色彩風格做出一定的調整。比如主要表現公共建築整體效果時,可適當降低畫麵亮度,調整畫麵色相偏冷,增加光影對比度,以突出建築物的材質感和體積感。而在表現街道或私人庭院等場景時,應將畫麵調整為暖色,並適度調整襯景的色彩飽和度,以營造溫馨氣氛。在進行方案冊或設計展板的排版時,切忌將原本優秀的設計圖紙以隨意的方式排布其中。我們同樣可以依靠跨界設計思維,運用美學原理,將方案設計內容編排進版麵的“網格”之中。所謂“網格”,即文字部分和圖片之間的比例及位置關係網。在西方傳統繪畫中,畫家在構圖時往往會運用底稿上的網格線,對畫麵中的主體物進行精確的定位;同時,依靠網格線確定畫麵內容之間嚴謹而優美的比例關係。而早在1957年,西方建築設計領域就將一種被稱之為“九宮格”的體係引入到教學和設計實踐之中。“九宮格”包含了原始、抽象的格柵,並由格柵劃分出九個方塊組成最基本的空間和方位。在此基礎之上,設計者依托九宮格所產生的嚴謹的比例關係和空間布局,進行相應的設計實踐。由此可見,無論是“網格”還是“九宮格”,都是在追求一種和諧而有秩序的比例關係。在景觀設計排版中,我們同樣可以運用上述的方法對版麵布局進行理性的分析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