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城樓上看著遠處遮天蔽日的旌旗,蕭何若有所思地感歎了一聲。他此次因為顧及舒兒母子而沒有隨軍出征,選擇了帶領五千老弱駐守鹹陽城。以保證漢軍的後方不失。
“大人,您說這一仗之後天下真的就太平了嗎?”舒兒看著鋪天蓋地的漢軍,隻覺得韓信當時不過是在說糊塗話。在如此驚天動地的威勢之下,又有什麼東西能夠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呢?
蕭何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道:“光是擊敗項羽天下卻是極難太平啊。那些諸侯王們又有哪一個不是包藏野心呢?都想著能夠渾水摸魚,項羽若是就此敗亡,天下再沒有能夠製衡他們的勢力,恐怕到時候整個天下會比以往亂上數百倍。”
舒兒愕然地看了看蕭何,納罕道:“既然如此大王為何還要出兵進攻楚國?先清掃掉這些包藏禍心的諸侯豈不是更好嗎?”
蕭何長歎了口氣,說道:“你有所不知,若是先清掃掉這些諸侯,到時候光憑漢軍又如何能與楚軍爭雄?大王唯有聯合這些對項羽不滿的諸侯才有可能擊敗項羽啊。”
舒兒聞言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蕭何也感覺到了舒兒此時內心中的掙紮,便有意捉弄一下舒兒,便笑問道:“聽說你是項羽的義妹,項梁的養女。又為何會希望項羽就此失敗?”
舒兒幽怨地歎氣道:“我雖與霸王是義兄妹,可是他太過殘暴不仁。每每攻城掠地之後必是一番大肆屠殺,將不服從自己的人都給殺掉。若是讓他得了天下,恐怕比當初的秦王還有過之。”
蕭何訝然地看了舒兒一眼,隨即笑道:“真沒想到你一個弱女子竟然也能胸懷天下。這倒是難得,難得啊。”
此時漢軍兵出關中,正打算直撲彭城覆滅楚國的時候。項羽卻無法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劉邦身上,齊國的田榮殺侄驅兄,自封為齊王在齊地造了項羽的反。
項羽親自率領大軍將其擊潰,並在齊地大肆劫掠了一番。想著殺一儆百,讓天下人不敢再挑戰他的權威。
可偏偏就是因為這樣,田榮反而又得到了當地難民的支持,重新組織起了一支軍隊,並任彭越為大將,前往梁地襲擾楚國的後方。
這一下就讓項羽更是應接不暇,所以在他得到劉邦兵出關中的消息後,居然是沒有騰出工夫去阻攔劉邦,而是指派了鄭昌為韓王,統領韓地阻擋劉邦大軍,又讓麾下大將龍且與蕭公角去進攻梁地的彭越,自己則是加大了對齊國田榮的進攻力度。
但是齊國百姓對項羽一直就深懷怨恨,此時更是團結一心。整個齊國上下全民皆兵,竟是將項羽拖在齊國進退不得。
劉邦親自坐鎮中軍,將二十二萬大軍兵分三路,自己同周勃率領柱子的中軍自函穀關而出,西進至平陰後南渡黃河,自洛陽繼續向彭城進軍。樊噲則與吳廣率前營、左路軍共計八萬大軍出武關,取道南陽,隨即反向北上,繞到了韓國的背後進攻駐守韓地的鄭昌。
另一邊的盧綰卻是一路南下,直向彭城進發,一路上未遇阻礙。倒是率先到達楚國邊境。
劉邦一路行軍,一邊吸收那些結盟的諸侯國軍隊,等到他的大軍兵臨彭城之下時,已經足足湊齊了五十三萬大軍。
“報告大王,帳外有人求見。”
劉邦剛剛命大軍紮下營寨,就聽探子來報。
“來者何人?”劉邦卻是眼皮都沒抬一下,他隻當是害怕聯軍兵鋒的楚國大臣前來投降的。所以提不起絲毫的興趣。
探子回道:“來人說他叫做陳平,與他同行的還有一位叫做彭越的將軍。”